港大:10萬潛在住宅單位被凍結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1/13 07:10

分享:

分享:

港府一直聲言要大力覓地建房,惟港大研究發現,本港25年來146個含住宅的綜合發展區項目中,只有65個竣工,其餘81個項目、涉10萬個潛在單位供應被凍結。

關注團體批評現行程序欠發展死綫,令發展商拖延發展,要改革土地運用程序以堵塞漏洞。

黃埔花園、荃灣愉景新城等均是綜合發展區項目,此類用地鼓勵發展商合併土地發展,並提供社區和休憩設施;惟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研究團隊分析從1990至2014年的25年間,全港146個已獲批准、含住宅的綜合發展區項目中,已竣工及入伙僅65個、佔總數約4成半,落成住宅數目只佔核准興建住宅單位總數20萬個的一半。

團隊綜觀所有包含住宅發展的項目,發現發展商重複申請修改發展圖則情況普遍;在261個05年或之前項目中,80個項目從首次規劃申請許可至最後或最近一次提交修訂申請,歷時逾10年,部分尚未完成,更有項目歷時23年仍未作實質發展規劃申請。

已完工65個住宅項目中,從取得首次規劃申請許可起計,平均要花8年才獲入伙紙,最長要17年。

研究團隊指未找到證據顯示有故意拖延或囤地現象,惟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系主任鄒廣榮解釋,本港可見土地供應增長有限,而樓價升幅高於物價指數,發展商會在心儀時機才推項目;而港府在程序上有缺陷,令補地價、審批時浪費太多時間。

他指一旦限制發展時間,會令發展商難以應變,或令樓價嚴重波動;團隊建議港府向獲批後重新提交申請「總綱發展藍圖」的項目徵費,又建議城規會讓發展商更改已獲批准「總綱發展藍圖」,避免要重新通過整個評估程序。

然而,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認為,容許發展商賣地後一直申請延期,成房屋發展滯後根源,研究結果反映本港需就土地運用程序、城規程序改革,建議為發展設死綫以堵塞漏洞:「最後的綫要畫得死啲!」研究亦間接推翻政府認為本港土地不足問題。

發展局回應解釋,現時未發展的綜合發展區用地,正處於不同規劃階段,強調政府會定期檢討用地,城規會亦會在規劃過程中,建議把合適的綜合發展區用地改劃作其他土地用途地帶,或把用地劃分為較小的發展支區,務求能加快用地的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