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子女壓力爆煲 家長設計時間表規定上廁時間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3/08 14:52

最後更新: 2016/03/08 18:47

分享:

分享:

今早(8日)再有一名12歲男童疑因學業問題跳樓,是今學年第19宗學童自殺。

精神科醫生李厚道說,曾有求診個案是媽媽為小六學生安排時間表,就連去廁所時間亦會規定,小孩提到,即使不想去廁所,亦會在廁所內輕鬆一下。

他提醒,人在壓力爆煲前會有警號,惟家長看到後,多認為會小孩會自我調節,甚至掩耳盜鈴,打算有事再找社工幫忙。至求診時,小孩多已有自殘行為、飲食、睡眠失調等。

他解釋,一般人或會不開心2至3日,但若兩星期持續早午晚不開心,情緒極之低落,對身邊所有事(包括本身興趣)都無興趣,是情緒病的大警號,亦是常見抑鬱徵狀;而突然失眠或經常想睡覺、專注力差、食量異常增多或減少等,家長都應多加留意及主動關心子女。

若子女感覺自己「三無」,覺得自己無用、前景無希望、無人幫,家長就應及早帶子女求醫。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策劃副總監羅亦華指,最近短時間內陸續發生學童自殺,情況令人憂慮。

她引述數據指,每年學童自殺情況相若,每10萬學童約有20至30個輕生。被問到是否學生抗逆能力較低,羅說,現時學生上課時間較以前長,亦要參加興趣班,返學後還要做功課,學習生涯學到解決問題能力有限,不能單純說現時學生抗逆力低。

她建議家長與小朋友溝通時,可效法與長者溝通技巧,避免以做功課進度問起,而是先問今日玩了什麼;家長為子女選校時,應留意學習模式是否適合自己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