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錦棠:人生最可悲是失去回憶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6/05/03 16:14

最後更新: 2016/05/05 09:48

分享:

分享:

在人生路上,總遇過一些惡死的前輩,令你「受盡折磨」,但事後卻發覺對方是將你打磨成大器。歐錦棠在舞台劇《春雨歸來》演的老師,在 30 年前便嚴厲訓練 4 個參加 4X100 賽跑的女學生,態度 mean 爆,實際面惡心慈,春風化雨。現實中,歐錦棠在初出茅廬時也曾遇極 mean 的前輩,說:

電視台有兩位我最尊敬的前輩都曾經鬧到我死,一個是導演 Billy,曾在錄影廠開咪,當住全世界兜口兜面鬧,但回想他所鬧,都是為我好,從他身上學了很多用鏡頭講故事的技巧。

另一個是監製 Fred,歐錦棠形容對方為「把關好嚴,顧及節目形象,更照顧受訪者感受。」這監製甚至更曾向公司投訴歐錦棠:

他直情在報告向公司說是否應該繼續聘用我。後來大家合作都面阻阻,但當時覺得我要做番好,你覺得我是爛泥,我便將堆泥砌硬些、曬太陽,慢慢變成陶磚,你行遠些再看我時,就知道我係有實力,總之係要自己爭氣。

他看到我改進,漸漸給予機會,彼此以前的芥蒂便也抹掉,還成為了朋友,之後合作無間。

想當年不是壞事

歐錦棠笑言演繹惡死老師時,參考了這兩位「恩師」,他在劇中演的阿 sir 角色暮年卻患上腦退化症,此設計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有人覺得成日想當年不大妥當,其實這是好事,因為一旦沒有了回憶,就連自己是誰也不不知,失去了身份認同,很可悲。

《春雨歸來》的英文名《Don't forget to remember》已為全劇點題。(黃建輝攝)

歲月流金,回憶變成陪伴成長的珍貴資產,劇中 4 位女生在年紀超過四字頭時重聚,回憶 1984 年時的田徑歲月。昨天的點滴,成就今天的你。

我們這一代都深受日本文化影響,所以今次寫4X100 賽跑也是受日本片集影響,小時候看的日本片集就是這類勵志運動題材為主,比如《綠水英雌》、《青春火花》、《柔道小金剛》,現在我們同輩人的正能量,有部份就是因當時看這些劇集承傳下來。

本土身份認同   
              
劇中 4 個女生各有不同性格,常常不斷吵架。她們的性格各有缺憾,問題在少年時代已存在,但沒有改正並一直累積,於是影響人生。比如一個和理非非,自己受盡委屈;有個就無理取鬧,不懂如何與人相處,實際是因為沒安全感所以搶先爭取主控權,咩都鬧咗先。

故事內四位女同學在 30年後重聚,探望患了腦退化症的老師展開。(黃建輝攝)

拗撬不斷,加上劇情涉及回憶、身份危機、失憶、緬懷 80 年代。看來此劇不只勵志,更是描寫當下香港,歐錦棠笑說:

觀眾可以上綱上綫,但寫劇本時只從人物性格、衝突入手而已。每個人對身份認同及理解也不同,鍾樹根也講回歸本土,why not?他的本土與我、你以至熱血公民所指的本土也可以完全不同。總之你要認知自己的身份。

撰文 : 鄧龍傑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