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志求診透露性傾向 醫生引《聖經 》指天主不容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5/10 16:01

最後更新: 2016/05/10 16:10

分享:

分享:

經濟日報記者攝

慈善組織「關懷愛滋」今年1 月至 2 月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138名男同性戀者,發現過半受訪者在尋求與性健康有關的醫療服務時,不會透露其同性接觸經驗等的資料,主要因尷尬、怕被歧視及標籤、擔心醫生將性傾向告知他人等;9%受訪者表示曾因性傾向受醫護人員歧視或不友善對特;2成受訪者指曾因害怕透露性傾向而不尋求醫療服務。

約20歲的男同志David(化名),兩年前因傷風感冒向家庭醫生求診,因了解到病徵或與愛滋病有關,故首次兼唯一一次主動向醫生透露自己的性傾向,且講明有與男性有性接觸,冀醫生作更準確診斷,但該名醫生得悉後, 反應驚訝,並引述《聖經 》指天主不容許同性戀,並在無進行任何檢查程序下便處方藥物。

David之後再因身體不適向該名醫生求診,進房後該名醫生即以不友善態度詢問他是否同性戀者,且態度敷衍,認為醫生非針對病徵診症,坦言內心並不好受。經過兩次不愉快經歷,David自此再無向其他醫生透露自己的性傾向,擔心再遇上同樣情況而感難受。

「關懷愛滋」指出,  註冊醫生如因性傾向歧視病人,違反 《 香港醫生專業守則 》 ,  或會受醫委會紀律處分,但調查發現,只有約3成受訪者知道被註冊醫生歧視可向醫委會投訴。

「關懷愛滋」去年9月開始推出本港首個「男同志友善醫療推廣計劃」,助男同志在社區中獲得適切的醫療服務,至今有16名不同醫科的私家醫生參與計劃,並會定期舉辦研討會及工作坊,提供有關同志文化和健康需求方面的資訊,令醫生更了解如何與不同性傾向的病人溝通。

參與計劃的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建議,醫生在問診時,應避免就病人的性傾向作任何假設,亦需留意病人的眼神、語調、坐姿或手勢會否「有口難言」,或請示跟症姑娘先行離開診症室,讓病人單獨與醫生告知性傾向,當了解病人性傾向時,不宜額外作任何道德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