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3招大改造 玩fb無偏見!

City

發布時間: 2016/07/04 08:00

分享:

分享:

作者FACEBOOK專頁

導演舒琪宣告將告別Facebook,原因之一在於fb的程式設計,令我們只看到同聲同氣的內容。fb令人視野變窄?「缺陷」確要提防,但起碼也有3個招數可以對抗,未必要徹底退出。

逾6成港人都是fb常客,不少人起身玩fb、睡前玩fb,天天以此接收朋友消息及時事新聞。一篇名為《我要告別臉書了》的文章,自然倍受港人注視,近日在網絡熱傳,原來是本地導演舒琪宣告將在本周四(7號)起,不再玩fb了。

此舉招來熱議,既因宣布得高調,也因其詳述退出的理由。退出的原因,既與耗費太多時間有關,且舒琪又認為,大家愈來愈關注有幾多likes,容易被虛擬數字迷惑了;他又指fb要求、鼓勵大家在網上即時作出反應,只會令人愈衝動,沒有時間深思熟慮等。

不過,他提到另一理由,還在於fb存在的「陷阱」。fb的程式設計暗地裡把我們的朋友圈過濾,在不知不覺間,包圍著我們的,就只是與自己同聲同氣的一群,以為擴闊自己的生活圈子,但現實卻相反。

誠然,玩得fb多,容易令人有「偏見」。外國便有不少評論,指fb有「echo-chamber effect」(回音室效應),即在fb之上,只聽到自己的回音。

此因fb的演算法,先計算我們愛看甚麼,例如like或share甚麼帖子,與甚麼朋友互動頻繁,以此再尋找出認為我們會有興趣的帖子,予我們觀看。結果,我們所看到的,大多是與自己立場類似的朋友帖子、新聞或文章。上周,fb更公布會改動演算法,要令用戶看到更多相熟朋友的帖子,CNN等媒體隨即指,回音室效應將更強了!

fb此舉固是商業考慮,對於意見一致的帖子,用戶更加愛看、更愛給予回應,逗留時間愈長,對fb愈有利。可是在另一邊廂,與我們觀點不同、立場相反的帖子,幾乎從我們的fb消失了,不但沒有令我們的視野變闊,甚至誤以為自己觀點就是主流,惟在現實中卻未必如此。

美國《華爾街日報》早前就在網站設「Blue Feed, Red Feed」專頁,展示不同立場的人,其fb世界如何不一樣,偏向自由派的用戶,他們看到有關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的帖子,大多正面,奧巴馬的相片也特別炯炯有神,但若是偏向保守派的用戶,情況恰恰相反,內容以批評為主,出現的相片,奧巴馬也是神情沮喪。

當我們以為fb打破地域界限,令我們看到全世界的反應,但現實則不然。要對抗此效應,是否要選擇離開、告別fb?亦未必,起碼有3招可以對抗回音室效應。

其一,是「擁抱」立場不同的朋友。一般人傾向只看與自己想法相近的帖子,對自己贊同的才會按like或留言,但明知fb演算法有缺點,就可反其道而行,對立場相異的朋友,除了一樣add、不unfriend之餘,還可以多留意其帖子,甚至參與討論,令fb覺得你對另一派的意見,同樣感興趣。

其二,是善用「搶先看」功能。fb的搶先看(see first)功能,可讓用戶自行決定,選擇先看到來自哪些專頁的帖子,於是為了不讓同聲同氣朋友的帖子,淹沒自己的fb,可以把中立或不同立場的專頁設定為搶先看,以作平衡。

其三,則是不要依賴fb。雖然現今大家也靠fb接收資訊,調查顯示,逾40%受訪者透過fb看新聞,但用戶不應把fb作為唯一渠道,也要多看其他網站、媒體或書籍等,才可得到較全面的資訊。

在網絡世界之上,若只看到與自己看法相同的,容易自以為是,以為自己的意見就是主流、真理,甚至走向偏激,故此更加要小心此「陷阱」,自己「拯救」自己,免得掉進去了。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