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傳:《導火新聞線》看著心中那尚未崩壞的地方

休閒消費 15:49 2016/08/17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嘉樂影片發行有限公司

坐在戲院,一聽見主題音樂響起,不自覺地有一種熟悉的感動──《導火新聞線》算是幾年以來我唯一追看(而又看完)的港產劇集。在大銀幕上,以數分鐘精華回顧,看著熟悉的人物,熟悉的畫面逐一登場,自然想起了劇中的一切。

電影繼續以《囧報》為主導, 藉著電視台脅持人質事件──譚銳智(吳孟達)在節目拍攝期間,脅持嘉賓以及電視台職員,要求約見行政長官,否則引爆埋在附近的炸彈,再一次探討傳媒生態。

當傳媒從以前鬥印紙數量至現在在網上爭取hit rate,無論電視版抑或電視版,《導火新聞線》一直討論何謂傳媒──從戰場記者Robert Capa的“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re not close enough”,談到記者應該走得更前,追逐真相,至作家Stewart Brand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訴說傳媒的「飢餓」不應停在點擊;從“Black Power Salute”至Kevin Carter的“Struggling Girl”,引起一條又一條問題。

抽空了背景,這些問題全部不難答,但是放在戲裡,對著這個淪為數字的時代,這些問題牽涉的不單是傳媒的道德操守,而是更為基本的,放下記者證以後,一個人的良心問題。

相片來源:嘉樂影片發行有限公司

《導火新聞線》不只宏觀討論追逐點擊率的問題,而是承繼著電視版再一次談到傳媒的力量與取材。因著沒有hit rate,沒有人關心,記者明明看見了持續抗爭的譚銳智,卻沒有人為他爭取一罪兩審寫下報導;即或偶有提及,也被排有尾後的A21,自然地被遺忘(甚至從來不被看見)──類似的題材在電視版裡同樣出現。

那時,當全世界跑去財爺宣布結婚的記者會,Alma(梁小冰)帶著初入行的方凝(周家怡)去了沒有記者到場的露宿者團體記招會,無奈地說「有很多人和事,就像這班露宿者一樣,被人遺忘。」──當全世界遺忘,記者才應該記著,將這些事情再一次帶到讀者的眼前。

透過記者的筆、傳媒的報導,有些問題才會被揭發,才會有改變的可能。

以記者的專業查出問題的來源,透過一篇篇的報導,揭發社會上的不公義,在社會裡製造輿論,要一些打算利用法律漏洞的人負上代價,讓一些未臻完善的法例得到修正,這或者對傳媒最理想的想像。

即或讀者有所取向,愈爆愈juicy的愈多人看,但在摷搓揸啜這種動詞字字盡出,大大炒作血腥性感暴力甚或煽情,爭取印量點擊以外,這才是記者最應該的事。

電影版解答了電視版遺留下的問題,也沿用大部分的原班人馬──從幕後的編審潘漫紅、導演方俊華,以至幕前的方凝、輝爺(王宗堯)、阿咩(楊淇),以至一眾《囧報》的同事多數上陣,甚至連離世的王子(姜文杰)客串幾幕。

這個陣容重現銀幕,自然欣喜,尤是囧報四小強再度同場出現的一幕。或許如此,有了電視劇版,電影版沒有花太時間在原有角色之上,致使方凝、輝爺、阿咩的性格(以至原有《囧報》記者)顯得模糊。兩年之來,究竟他們有什麼改變與掙扎,這一點相對可惜。

相片來源:嘉樂影片發行有限公司

這一年來,以傳媒的題材電影不少,從奧斯卡最佳電影《焦點追擊》(Spotlight),以至《因真相之外》(The Truth),甚至這一齣《導火新聞線》,雖然重點不同,範疇不同,卻同樣叩問記者心中那尚未崩壞的地方。因為時代會變,口味會變,追逐的事情也會改變;在這些時候,能夠站在正軌以上的,只有那些依舊「求知若渴,虛心若愚」的人。

最後,還是要說一句,感謝香港電視,雖然始終無法取得牌照;但,因為有了香港電視,才有這齣即或翻看,依舊動人的《導火新聞線》。

原文刊於作者網誌《偽文誌》facebook專頁,獲授權轉載。 

撰文 : 程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