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藥物事故升1.6倍 近半涉敏感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10/29 00:35

最後更新: 2016/10/29 00:42

分享:

分享:

今年第二季公院藥物事故個案大增,當中14宗為藥物敏感,主要涉抗生素、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圖)及撲熱息痛。(醫管局圖片)

公院藥物事故在今年第二季急升1.6倍至29宗,近半涉及錯誤處方病人已知有敏感的藥物,嚴重可奪命。另外,有病人胃內被遺留長達18厘米長的胃喉,有外科醫生直言聞所未聞。

醫管局昨公布新一期《風險通報》,今年第二季共接獲10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呈報,當中包括5宗病人自殺、4宗手術或介入程序後遺留醫療物料在病人體內,以及1宗血管空氣栓塞事件。

藥物事故方面,第二季錄得29宗,較今年第一季的11宗增1.6倍,而第二季的藥物事故近半數(14宗)為病人有已知藥物敏感仍被處方相關藥物的個案,主要涉及抗生素、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及撲熱息痛,其中3人服藥物出現輕微徵狀,治療後減退。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認為,初級及資歷少的醫生和護士對藥物的種類認知不足,導致錯誤向病人處方已知敏感的藥物。服食抗生素及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後出現敏感的比率為5%,輕則皮膚會出現紅點及痕癢,嚴重可導致喉嚨腫脹、氣管阻塞、呼吸困難,甚或窒息致死。

崔俊明表示,雖然29宗藥物事故仍屬於少量個案,但其實大部分事故可以避免。現時大部分公立醫院已採用「電子處方」,將醫生的處方電腦化,以便醫護人員了解病人的病歷,但仍需藥劑師作最後把關。

今年第二季的藥物事故數字明顯較第一季多,崔分析可能與醫學畢業生於第二季開始加入醫管局有關,當中涉及初級醫生在處方時是否得到足夠的指導。

另外,醫管局於今年第二季3個月內接獲4宗手術或介入程序後遺留醫療物料在病人體內的呈報個案。其中一宗涉及有護士為確診患有急性胰臟炎及休克的病人,插入中央靜脈導管時,不慎將引導導管的金屬鐵綫跌在地上,需使用另一套導管,但護士在完成程序前沒數算金屬鐵綫的數量,導管內未能成功抽血,醫護人員其後才發現有金屬鐵綫被遺留在體內。

另一宗為患上急性中風的病人需使用胃喉餵食,但病人在住院期間經常自行拔出胃喉。醫護人員於3個月後為病人照X光時才發現,病人體內有胃內有長達18厘米的胃喉,最終需透胃鏡取出殘留的胃喉。

本身是心胸肺外科醫生的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名譽副教授崔永誠指,從沒聽過有胃喉殘留在體內。一般的胃喉長約40厘米,若其中18厘米留在病人體內,護士抽出胃喉時理應會察覺到。他猜測胃喉與病人不斷抗拒胃喉及不斷取出胃喉有關。

撰文 : 章淑濂 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