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夜愈身痕?醫生教你分清風癩濕疹症狀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03/10 13:19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7

分享:

分享:

急性風疹,俗稱「風癩」。食錯嘢、食錯藥,都會身痕,還要長出腫脹疹塊,一到晚上特別痕癢。病情嚴重者,甚至口腫面腫,氣管收窄,呼吸困難。誰說生風癩,只是痕癢咁簡單。

致敏多源自食物或藥物

城市人容易「敏感」,出疹容易,卻不懂分辨。一見皮膚腫脹,痕癢難當,未免忐忑不安,究竟是風疹還是濕疹?

皮膚專科醫生何家強拆解風疹疑團︰

風疹的疹塊不對稱,濕疹則是對稱的。摸上手時,風疹既蒼白又平滑,感覺灼熱,有別於濕疹又紅又乾又粗糙。

相片來源:晴報

風疹(Urticaria)又稱「蕁麻疹」或「風癩」,「風癩」更令人聯想起「愈夜愈身痕」,原來有迹可尋。

有別於濕疹,誘發風疹的原因是,當血管內的肥大細胞(Mast Cell)受敏感物刺激,分解組織胺(Histamines)多了,令皮膚出現風疹塊或血管性水腫,又痕又熱。由於肥大細胞在黃昏後較活躍,釋放更多組織胺,患者往往晚上特別痕癢,無法入睡。

若病徵持續少於6個星期,即屬急性風疹。致敏原因大部分來自食物或藥物(見下圖),例如花生、海鮮或酒精,或者某些抗生素、抗炎藥或消炎止痛藥,受刺激後幾小時至一星期內爆發。部分病人同時吃海鮮和喝酒,令敏感更嚴重。

相片來源:晴報

何醫生說,急性風疹難以預早測試致敏原,他直指若患者知道「致敏從口入」,「只要唔再食錯嘢,便不會復發了。」幸好急性風疹不會遺傳或傳染,亦不會因壓力而誘發。

外塗類固醇無助治療

很多病人為了止痕,情急下塗上類固醇藥膏,然而何醫生坦言︰

急性風疹位於真皮層,但外塗類固醇藥膏只針對表皮層,無助治療。

既然風疹與身體增加組織胺有關,要對症下藥,醫生多處方第一代抗組織胺口服藥物,因為第一代藥物能快速遏止病徵,也可讓病人睡得較好。

除了痕癢的疹塊,急性風疹也可能引發血管性水腫。雖然每一百個急性風疹患者,僅一個中招,並不常見。然而何醫生警告,有一定危險︰

血管性水腫有機會影響氣管,令氣管收窄,唞唔到氣。

他特別提醒曾患急性風疹者︰

萬一出疹時覺得唞氣辛苦,口腫面腫,一定要立即搵醫生,或往醫院求醫。

 全文刊於《晴報》

《晴報》facebook

撰文 :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