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產品非愈貴愈好 醫生教你認住致敏成分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7/10/03 12:42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50

分享:

分享:

立秋已過,但天氣仍然酷熱。皮膚科醫生陳厚毅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不少人都習慣出門前搽防曬,但防曬產品卻不宜隨便揀選。因當中的致敏成分可使用家敏感反應一次比一次大,可致臉腫甚至窒息,可引發濕疹。到底防曬強度是否愈高愈好?如何揀選不致敏的防曬產品?現歸納如下:

陽光中的紫外線

陳厚毅指,陽光中的紫外線分為紫外線A(UVA)及紫外線B(UVB),兩者的穿透力及對皮膚傷害都不同。

  紫外線A(UVA) 紫外線B(UVB)
穿透力 可穿透雲層 不能穿透雲層
對皮膚傷害 皮膚衰老,引致皮膚癌 曬傷皮膚,導致變紅及脫皮
防曬產品包裝標籤 PA:「+」愈多代表防紫外線A強度愈高 SPF:數字愈高代表防紫外線B強度愈高

SPF全稱為Sun Protection Factor,市面上產品由SPF15至130不等。可抵擋UVB,假設皮膚在沒有防曬下暴曬10分鐘會被曬傷,SPF15的防曬產品就可將曬傷的時間延遲15倍,即為150分鐘。

PA全稱為Protection grade of UVA,強度由最低的PA+至PA++++,愈多「+」代表抗UVA能力愈高。

防曬強度愈高愈好?

一般來說,SPF30、PA+的防曬度已經足夠。

從以上列表可見,SPF30已經可以抵擋97%紫外線B,再升至SPF50或100,保護效果亦只會提升1至2%。

再者,SPF度數愈高,就需要加入更多化學物質增加穩定性,

因此SPF度數高的產品通常質地會較稠,致敏機會亦會提高。

「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是日積月累」,陳厚毅引述研究指,有80%紫外線傷害早在18歲之前造成,因此防曬的重點在於不論陰天晴天都要天天做。

防曬產品貴=效果好?

陳厚毅坦言,市面上的防曬產品成分其實大同小異,不是愈貴愈好,可留意質地是否適合自己。

如皮膚容易過敏就要小心,可先在臉側試塗一點,有敏感反應就不可再塗,

因敏感反應會一次比一次大,可致臉腫甚至窒息,或引發濕疹。

認住致敏成分

1. 防腐劑 methylisothiazolinone

標籤成分表中的「methylisothiazolinone」(簡稱MIT),中文譯名是「甲基異噻唑啉酮」,是常見的防腐劑。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應用科學系講師周卓峰指防腐劑是護膚品中重要的成分,可以防止產品變質,只要所用的防腐劑沒有令個別人士產生皮膚不適反應,消費者應該可以安心使用有關的護膚品。

不過,MIT被美國ACDS評為2013年的「年度致敏物質」,潤膚乳中若含有MIT成分,或可釋出甲醛防腐劑,可能令幼兒和部分人士產生敏感反應的情況越見普遍。消委會建議,濕疹患者或皮膚敏感人士不宜選用含有MIT成分的潤膚乳。

Parabens(對羥基苯甲酸酯)亦是另一常見防腐劑,Parabens類防腐劑常用於水性劑型中,包括乳液、洗面產品等,但由於屬高度致敏原,皮膚乾燥、濕疹患者及有傷口人士並不建議使用,或致痕癢、紅腫及發炎。

2. 香料成分 hydroxyisohexyl 3-cyclohexenecarboxaldehyde

在歐洲,hydroxyisohexyl 3-cyclohexenecarboxaldehyde(HICC)是26種可致敏香料成分中最常見引致皮膚過敏的香料。

消委會引述2011年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的意見書指,基於HICC所引致的過敏個案宗數多,即使使用濃度降低200ppm,繼續在化妝品應用對某些消費者並不安全,認為不應在消費品中使用。不過,目前歐盟化妝品條例仍未禁用該香料成分。

3. 柔軟劑 cyclopentasiloxane(環戊矽氧烷)

柔軟劑常見於乳霜、防曬等產品,作用是令產品好塗抹,用後觸感柔滑清爽。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此乃矽的產品,可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層,減低水份經皮膚表面揮發而流失。但有研究指若不慎吸入肺部,有機會影響人體內的荷爾蒙,干擾內分泌。

【延伸閱讀】狼人Hugh Jackman力抗皮膚癌 6度復發:記得搽防曬

【延伸閱讀】小童不宜成人防曬品 醫生:可致皮膚敏感或加重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