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草莓族 好睇唔好食?

職場

發布時間: 2015/04/27 15:27

最後更新: 2015/05/08 10:13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Getty Images

讀書考試高分、高學歷一定仕途平步青雲,成為人生勝利組?

內地傳媒報道,一名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38歲內地女生小蘭流落街頭的文章再引發網民討論,認為學生只求分數,反而忽視培養社交能力、抗壓能力的重要性,最終成為「草莓族」,一壓即爛。

何為「草莓族」?

「草莓族」一詞出自台灣,日本人亦廣泛使用,用作形容部分職場高學歷的人,與草莓一樣外表鮮嫩,但實際上「好睇」未必「好食」,因為稍為用力擠壓便會壓爛,並且不能回復過來,用來形容一班自幼在父母過分保護的溫室長大的人,沒有充分裝備離開「溫室」,長大後一遇到壓力便會崩潰,不單止不懂得面對壓力,而且還會打退堂鼓。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常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很多僱主都未必只著重一張「沙紙」。

Google人事部主管Laszlo Bock曾公開表示,無法從成績預知工作表現,故此在進行招聘時,除了新畢業生,已不再強制應徵者提交學校成績單,獲聘員工當中沒上過大學的愈來愈多,有部門約14%員工沒有學位。取而代之的,Google更着重於解難經驗,面試時會要求應徵者講述工作上如何解決難題。

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在2014年4月亦曾在報章專欄指出,僱主需要的並非學業成績優異,而是有工作能力的人。或許本港仍有很多僱主未必可放下對求職者學歷的要求,但去年美國的一份研究指,位處矽谷的聖荷西地區,科學、科技、工程等新興行業的職位,有27.5%已並非一定要求應徵者具大學學位。

讀書叻亦未必可讓人成為富豪。《The Millionaire Mind》的作者Thomas Stanley曾向數百名富翁做調查,詢問成功人士所需條件,排行前列的是誠實、有紀律,在學校名列前茅反而被選為最不重要。

香港學生是「高分低能」?

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調查全球45個地區,結果發現本港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高踞第一,但在閱讀興趣、動機、信心及課程投入程度等,卻接近榜尾。報告亦指,本港父母對閱讀的興趣也是全球包尾,只有14%父母明確表示喜愛閱讀。

論讀書成績,本港學童的能力毋庸置疑,09年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本港15歲學生的數學及科學能力,在全球65個地區中均排名第三,閱讀能力排第四;在IB課程的成績也十分驕人,去年的滿分狀元比率較全球平均比率高出兩倍;即使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賽,每年也奪金摘銀而回。

不過,分數背後,大家有否反思,孩子成長的「成績表」中,並不只是追求學術上的分數。近年「港童」在自理能力方面「成績零蛋」的情況,令人擔心。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去年訪問1,600名9至11歲小童家長,18%受訪家長指孩子不曉得綁鞋帶、24%指孩子不懂得剪指甲。

「惟有讀書高」的心態,在中國人心中根深柢固,近日網上流傳一組漫畫,比較中美孩子幼時的活動,這組漫畫中描述,2、3歲的美國孩子在學習執垃圾的時候,中國人孩子已在背詩,3、4歲美國孩子在淋花、餵狗,中國孩子則已在學彈琴、跳芭蕾舞,會讓幼兒班子女學西班牙文。

香港都有「草莓族」?

香港最典型的「草莓族」,要數於中文大學統計系碩士課程畢業的梁健鵬。他高考成績2B1C、08年以3.6分GPA(學業成績平均點數,4分滿分)碩士畢業,但畢業後兩份工作均工作不足兩個月即被炒。

此後他失業兩年,期間見工逾200份,他甚至曾應徵麥當勞普通店員,但都失敗。自此依靠每月1,830元的失業綜援過活。

2011年,他於個人網誌發表《中大碩士失業漢》文章,引來傳媒追訪,後來有傳媒及電視台邀請人事顧問為梁健鵬進行模擬見工面試,發現他面試時與面試官零眼神接觸,而且溝通技巧差,經常問非所答。當人事顧問在模擬面試後給予他改善建議,他甚至表現不耐煩。

後來經傳媒介紹,他獲聘於一間連鎖美容集團任職市場調查員,在街頭向途人做問卷,朝11晚7,底薪7,000元,另加佣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