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止汗香體劑你要知的3件事

City

發布時間: 2015/05/17 19:36

最後更新: 2015/05/18 12:31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Youtube 截圖、本報資料室

天時暑熱,容易大汗淋漓,為免發出氣味尷尬,不少人習慣使用止汗劑或香體劑。消委會指,止汗劑和香體劑的成分與功效有所不同。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止汗劑 v.s. 香體劑  成分大不同

體臭是怎樣形成的?我們出汗,一般無氣味或只有輕微氣味,汗液排出後,會被皮膚表面的細菌分解,特別是含有機成分的蛋白質和脂肪,繼而會變成有氣味的物質,形成體臭。

汗液和體臭來自2個不同的源頭,前者主要由小汗線分秘形成,後者則由大汗線和皮膚表面的細菌形成。因此,出汗並不代表一定會出現體臭。

坊間常見的止汗劑,聲稱能抑制汗線分秘汗液,防止出汗,成分通常含有鋁及鋯化合物,藉鋁鹽或鋯鹽暫時堵塞汗線,停用後會回復原來的出汗狀況。

香體劑(或稱除臭劑)的作用是減低因排汗而產生的體味,通常含有殺菌或抗菌劑,如酒精。香體劑和止汗劑的主要分別在於香體劑不含鋁或鋯等止汗成分,因此沒有抑制汗線分秘的功能。

市面上的止汗或香體產品,大部分聲稱有止汗功能的樣本均有詳列成分,亦有個別產品包裝上未有標示成分,難以確定是否有止汗成分,大家選購前要先睇清楚。

2. 用止汗劑或香體劑會否影響健康?

止汗劑通常含有鋁的化合物,而在動物測試中,高劑量的鋁屬神經毒物。

有研究顯示止汗劑可能與乳癌、阿茲海默症或柏金遜症有關。不過,美國FDA及歐洲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均認為,現時未有足夠證據證明使用止汗劑與上述病症有關。

消委會建議,若消費者擔心有增加鋁攝入量的風險,可轉用其他不含鋁或鋯化合物的香體劑,不過留意,香體劑就沒有止汗成份啦。

3. 使用時注意事項

使用止汗劑或香體劑最常遇見的問題是所含的香料、酒精等,可能會引致皮膚出現痕癢或紅疹。消委會有以下提示:

  • 選購時先檢視成分標籤,看看是否含有令自己皮膚或呼吸道過敏的物質,如鋁、酒精等
     
  • 使用新產品時,宜先在手臂內側試用,沒有過敏反應才使用
     
  • 一般止汗劑或香體劑只適用於腋窩、手肘等部位,不宜全身使用
     
  • 不要用於受損的皮膚或剛剃毛的皮膚上,以免刺激皮膚
     
  • 使用噴霧裝的止汗或香體產品時,不要亂噴或吸入噴霧,以免損害眼睛,或吸入過量揮發性有機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