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學人:禁Uber不如迎Uber

City

發布時間: 2015/07/24 16:11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uber facebook

前幾天看到新聞,Uber的香港租車服務為了攻取客戶使用,正式大幅減價,和的士收費相差不遠,也希望用銀彈攻勢拋離競爭對手,看來一場大戰在所難免了。

分享經濟 顛覆傳統

近幾年在科技與創新服務最熱門的話題正是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這種商業理念蠻有意思,強調我們可以將自己所閒置的資源(Un-used capacity)分享給其他人,除可獲取一定程度的報酬外,主要還能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

我們在電影中看到在外國公路上舉起大拇指搭順風車的熟悉場面,便是分享經濟的一種原始代表。畢竟,擁有一輛車背後代表着車價、稅金、保險、泊車位及定期保養等昂貴代價,Uber可以讓這些原本閒置的昂貴資源,服務有乘車需求的客戶,絕對是雙贏的方案。同樣道理下,大家若有閒置的房子,也可以透過Airbnb出租給外地來訪的旅客,以分享資源及保護環境的角度,將創新服務卻深刻的融入日常生活並帶來新的需求。

分享經濟顛覆了傳統經營的觀念,以創新的商業模式,提供使用者更有效率、更便利的服務。Airbnb讓我們不需經營旅社酒店便可以出租房間,旅客也能透過網路平台找到合適的短期住宿。Uber司機也不用考慮昂貴的的士牌價與車租費用,本身也可以是兼職的司機,並讓乘客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也解決大城市繁忙時刻常常找不到出租車的情況。

然而,正因為顛覆了傳統的經營模式,近年來也帶給各國政府頭痛的管理難題,核心問題主要是分享經濟沒有明確的老闆與員工的關係,讓傳統勞雇關係而設計的社會保障機制失效,進而引發其他的問題,例如Uber視簽約的司機是服務承包商,而非自己的員工,因此並沒有提供司機意外醫療險,以及車輛的定期維護與安全費用等。

改革制度 與時並進

顛覆傳統經營模式的另一風險,是衝擊牌照制度及其背後的利益群,其他國家不說,就以中國為例。Uber的行政總裁Travis Kalanick宣稱,中國現今每天約有100萬人次使用Uber打車,佔全球Uber的乘車數50%,雖然Uber在中國僅進入11個城市經營,但各城市的日搭乘數卻是瘋狂增長,主要Uber在中國採用提供司機高額補貼金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司機加入,大幅提高了市場佔有率,可想而知,的士司機及牌照擁有者有多不爽!政府每周都會到訪Uber的辦公室,廣州市交委並以涉嫌非法經營的名義對Uber廣州分公司進行搜查,造成Uber在中國發展的處境相當不妙。

現今Uber在全球各國也都面臨是否違法問題以及侵害現存者利益等投訴,但從政府的角度來看,與其企圖遏止Uber或其他分享經濟新興服務的發展,到不如更積極的把牌照制度現代化。牌照制度運作已久,背後有合理的考慮來支持着,包括專業性、安全性、服務質量等。想通這點,大家會了解到這些考慮不會因新出現的商業模式而變成不再重要,所以只是時間遲或早,規管最後還是會追上呢!

全文刊於《iMoney智富雜誌》第404期(收費閲讀)

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

撰文 : 荷馬學人 長春藤博士,現職對冲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