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扮水務署上門驗鉛水 今次再變身做...

City

發布時間: 2015/08/12 11:23

最後更新: 2015/08/12 12:44

分享:

分享:

本港騙案日益嚴重,繼音樂家李遠榕被騙逾千萬後,電話騙徒又出新招假扮平安鐘員工及水務處職員,藉上門檢查向市民收費。

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處長羅夢熊表示,在北京與內地公安會面後更了解電話詐騙集團的結構和運作,並會全面調查案件。

TOPick 綜合坊間出沒的10大騙徒,大家要提高警覺,別成為詐騙集團的金主。

1. 平安鐘員工

長者安居協會最新發現有懷疑騙徒藉檢查平安鐘為名,上門向長者收取費用。

該會指,有年近80的馮婆婆(化名),使用平安鐘服務多年。近日有自稱為平安鐘職員到訪家中為平安鐘進行檢查及維修,並收取100元費用。

馮婆婆透過區議員辦事處職員向協會查詢,協會翻查紀錄,確認當天並無為婆婆的平安鐘進行檢查,婆婆方知受騙。

長者安居協會強調,他們不會透過電話銷售(俗稱Cold Call)向公眾人士推銷「平安服務」,亦不會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派職員上門向長者收取費用。

如對協會平安鐘服務有任何疑問,市民可致電2338-8312與協會24小時熱綫中心聯絡。

2. 水務署 

近日於手機WhatsApp流傳,指有騙徒借鉛水風波一事,假扮水務署職員,聲稱免費入屋為市民檢查水喉。

訊息特別提醒家中長者及傭工切勿隨意開門,並應即時通知管理處查清事件。

水務署回應傳媒查詢指,當局於目前未有派員到市民家中檢查食水是否含鉛。若職員登門進行檢查或安裝,定必會佩戴水務署發出的職員證,市民應小心核實其身份,如有懷疑可致電客戶諮詢熱線2824-5000。

3. 假郵差

騙徒的「喬裝」能力十分強勁,近日有疑似假郵差出沒。

有聲稱居於沙田私人屋苑的市民在網上指出,近日遇到穿着疑似香港郵政制服的「郵差」上門,聲稱有掛號郵件要簽收,要求收件人提供身份證核對,並以手機拍攝其身份證,但事主簽收郵件後,「郵差」沒發出收據,事後更發現郵件上收件人名字及地址等,均是假資料。

香港郵政回應指,為保障郵件安全派遞,郵差上門派遞、須收件人簽收郵件時,一般會要求收件人出示身份證明文件,並記錄身份證明文件首4個字,強調郵差在日常執行派遞職務時,不會拍攝任何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4. 政府公函

有騙徒就看準市民對政府的信任,竟敢冒充香港政府發出虛假公函。

有網民在社交網站上指出,收到「民政事務局主任」通知,聲稱會為60歲長者提供優惠,乘機要求索取個人資料。

民政事務局回應指,當局不會胡亂致電市民,申請長者優惠或津貼,更不會要求對方遞上個人資料。

社交網站同時瘋傳一張網民聲稱是「真與假」政府信函的圖片,社署發言人指,「社署有一款信封與相片中的信封相似。但本署不能單從相片確定信封的真偽。」

政府信函實在真假難分,社署呼籲,如市民接獲不明來歷信件或對信件有懷疑,應致電社署熱線2343-2255,或尋求警方協助。 

另外,有網民聲稱收到稅務局寄來的報稅表,擔心是偽冒的政府公函,TOPick 就事件跟稅務局聯絡,納稅人可從報稅單信封上的回郵地址及英文字母核對。

點分稅務局信封上的郵箱號碼?

5. 煤氣公司

騙徒曾假扮煤氣公司,向市民寄信要求上門檢查,藉機偷竊。

網上流傳有市民指近日收到單張,內容指煤氣公司例行檢查不果,要求住戶致電單張上的電話預約上門檢查。

有網民的鄰居慘遭行騙,讓假煤氣公司職員上門檢查,結果被人偷竊,家中煤氣亦被弄壞。

煤氣公司在fb專頁提醒,公司會安排師傅去市民住所作「定期安全檢查」,市民可要求師傅出示身份證以便核對工作證上的姓名是否屬實。

6. 電話騙子 公安篇

假冒內地公安及檢察人員的電話騙案持續肆虐,有騙徒以公安身份,盜取對方的回鄉證資料後,根據資料製作成虛假逮捕令及凍結令等文件,令受害人深信自己牽涉內地經濟犯罪,因而交出保證金或披露自己的銀行帳戶號碼及密碼。

7. 電話騙子 中聯辦篇

有大膽的騙徒更假扮中聯辦,電話中指事主有未領取的刑事文件,更聲稱有事主回鄉證的相片、編號及刑事拘捕令等證明。

有網民則收到另一「中聯辦事處」的電話,指事主洗黑錢,令事主大為恐慌!

各位自身清白的讀者,千萬不要誤入騙案,更要記得用TOPick 編輯的「神回覆」方法撃退他們!

8. 電話騙子 快遞公司篇

網購十分方便,但收取包裹時亦別要墮入「騙子快遞公司」的陷阱!

有網民指收到自稱是順豐速運的電話,指有未簽收或扣留快件,又稱要駁至內地公安局,要求市民提供個人資料,包括姓名、電話等,網民向順豐核實後,發現對方並非順豐職員。而順豐則發聲明指已報警。

9. 我是「小三」

通訊程式及社交網站上流傳了不少騙案的「溫馨提示」,如一條流傳的信息指,騙徒會自稱是事主丈夫的女友,提供連結稱內有二人合照,但網址含木馬程式,點擊後會盜取支付寶、網上銀行密碼等資料。翻查資料,早前內地傳媒亦有報道有關騙案,有人損失數千元。

香港互聯網協會網絡保安及私隱小組召集人楊和生建議,用戶可安裝防毒軟件,不要儲存密碼在電話內,減低中毒或被盜密碼的機會。

10. 送紅酒

除了防不勝防的電話騙案,有市民遇到懷疑面對面的騙案。有網民指,其母親在家時,有自稱快遞員送貨,要求其母親簽收一箱紅酒,並聲稱紅酒是免費。

有網民估計,騙徒或希望透過誘導事主簽收物品,進而追討有關物品的費用,藉此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