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啟蒙走政治路 年輕傘兵瞓身區選

City

發布時間: 2015/10/13 15:27

分享:

分享:

「青年新政」是傘後冒起得最快的新政團。巴治奧(左)、游蕙禎(中)、鄺葆賢(右)

傘後一年,一群受這場抗爭啟蒙的年輕人,選了一條更顛沛但又異常浪漫的路。

更顛沛,因為當中有人辭掉工作,甚至押下老婆本,或組政團或以個人名義,出戰區議會選舉,全心投資地區發展,選不到隨時「瞓街」。

浪漫卻是,這群年輕人身體力行實踐大家喊了多時的口號--深耕細作,希望以芝麻綠豆區區小事,重燃大眾對身處社區的關注,重奪香港發展的話語權,相信耕耘有天會遍地開花。

浪漫到一個地步,甚至覺得輸掉傾盡的注碼都不緊要,只要看見投票率上升也當贏。明知會輸都一定要贏,彷彿是這一代人的記號。這,不就是當天撑起雨傘抵擋催淚彈的抗爭精神嗎?

「青年新政」是傘後冒起得最快的新政團,目前約有140個會員,有學生、打工仔;也有醫生、工程師等專業人士,共通點是大家都曾參與去年抗爭運動的傘下兒女。

組織上月底宣布派出9人參選今屆區議會選舉,亮點之一,是兩員將落區對撼建制派重量級人馬葉國謙及梁美芬,另有二人將挑戰紮根社區多年的區議會正、副主席。

其實,組織在傘後不久已決定將抗爭戰線延至區議會。過去港人普遍冷待區議會,對議員成功爭取芝麻綠豆小事更是嚏之以鼻,青年新政卻認為港人以往在地區錯過太多,很多美好事物就在不聞不理間逐漸流逝,於是有守住區議會的必要。

他們也看夠了「地區保長」一言堂的姿態,希望透過由下而上的互動概念,誘發居民重新關注和參與社區,實行「自己區務自己做」,再進而關注其他的社會大議題。

青年新政於9月底已進行誓師,是首個表明將出選區議會選舉的傘後組織。相片來源:iMoney智富雜誌

三新丁撼建制猛人

訪問剛好在9‧28當日,地點是政總。被喻為新一代「政界女神」、將在黃埔東選區對撼梁美芬的游蕙禎最先到達,獨個兒在附近逛了一圈,走過連儂牆感受甚深,沒想過事情會為一年後的自己帶來如此的影響。

另一預計將在中西區觀龍選區挑戰葉國謙的梁頌恆(巴治奧) 與記者閒聊時提到剛辭工參選,不過積蓄還夠供樓,然後接連幾個居民來電,他在電話另一頭細細回應。

將在黃埔西與現任區會主席較勁的鄺葆賢,是一位急症室醫生,這天「追更」後頭甩髻散趕過來,接過助手的麵包匆匆咬下,也不管朱古力醬沾到嘴角去了。

短短幾分鐘,看到三人的起點、選擇和付出,誰說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做事不顧後果?至少他們正為自己的選擇而承受着一些重量。

第一份重量,是生計和生活。為了全身投入選舉,阿禎和巴治奧先後辭掉工作,現靠積蓄過活,後者還要繼續供樓。

兩人也明白,今次選不到,組織難如其他大黨般,讓敗兵退到後場當4年地區主任,下屆捲土重來。這一鋪,是孤注一擲的。

難得二人的想法積極,巴治奧說:「家人和女友都支持我,反正仲有錢供樓就得啦!」阿禎則表示,一開始就沒想太多「返唔返到轉頭」,即使今次無功而還,也希望調整策略再出發:「因為我相信自己的選擇。」至於一早明言不會放棄行醫的阿葆,選擇身兼兩職。

很多人都擔心我撑不住,但回想雨傘時,誰沒重新編排過自己的生活?當你認定那件事很重要,甚至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就自然能排得出時間來。

正如很多醫生也是媽媽,難道你覺得做阿媽會比落區容易?只是她們湊仔時,我就落區湊我的街坊!

「三不揀」也撞區

第二份重量,來自分歧與對立。為免區選與泛民撞區,青年新政早在年初揀區時已有「三不揀」共識:泛民爭取連任的選區、上屆泛民僅小敗而及後有繼續工作的區,以及當時詢問過會派員出選的區也不會考慮。豈料千揀萬揀,最後還是撞了三區。

初生之犢初踏政途,認為撞區便要協調,協調即是「有偈傾」,但發現當中沒幾多對話空間。

「對方只會勸退你,話你知邊區冇撞,但那些區連佢哋自己都唔去喎!揀區都要分析過選民比例、勝算等,唔係無撞就得。」

亦因一場協調風波,鬧得組織內部出現意見分歧。有人認為對外發言的「鬧泛民多過鬧建制」,有違組織的大方向;亦有人認為針對揀區事宜,組織應該強硬反擊。

面對這些種種,他們發覺真理不一定愈辯愈明,反屢屢再添幾個火頭。一場執着慢慢放空,迎來新的領悟。阿葆說:「有些事情可能真的不會被解決,因為民主社會必然有意見分歧甚至對立,始終肯講肯鬧比關上大門唔啋你好,惟有慢慢學習怎去處理。」

以關懷取代派米

相比之下,地區工作似乎比較單純,也為繃緊的三人再帶來笑顏。

話說阿禎和阿葆的選區毗連,區內海濱臭味問題持續多時。阿禎說:「臭味其中一個來源是海床的淤泥,其實只需定時挖掘就可紓緩。但議員似乎是等有到臭味投訴才做嘢,於是幾年間都在『成功爭取挖掘淤泥』。我們處理問題不是為了不想再有問題發生嗎?但地區上似乎相反,他們希望以後都有得繼續處理這個問題!」

正因如此,區內很多新增的問題仍亟待解決,如自從港鐵觀塘延線的工程後,區內出現嚴重擠塞,青年新政亦提出過將「16座小巴增至20座」,以紓緩問題。

現在落區,他們還談不談雨傘?阿葆搶道:「不會刻意淡化,否則就違背了初衷,我們還是希望靠溝通扭轉街坊的固有想法。」

有次,一位老先生勸阿葆不要搞事,謂現實是香港無論如何要靠大陸、做內地人生意。

我說生意不是不做,但你想想,第日你個孫無論幾叻讀幾多書,他只可以在藥房賣奶粉,你覺得這樣好嗎?伯伯點點頭,再沒反駁,那刻真的很有成功感。

新手參選沒有蛇齋餅糉助陣,大家都說「無嘢派」的選戰很難打,他們卻不以為然。「今日你派5公斤米,聽日對手又派10公斤,根本沒完沒了,也未必個個受。區內有好多中產的獨居長者,你關心佢同佢傾下偈,又或者佢屋苑門口長期有灘水,次次行過都怕跌親,你幫佢處理咗,佢仲開心過你派乜派物。」

高投票率代表港人已醒

至於巴治奧,則形容觀龍區居民的水平高到得人驚。

「隨便一位路過的街坊,一開口就會跟你談退聯、談樓價經濟,問你有何意見。他們不但關注區務,更會想好整套解決辦法才跟你商量。」他更笑言,這段期間曾有不少居民走來向他獻計,教他如何踢走葉國謙,令他哭笑不得之餘又十分感動。

其實對於踢走建制派大人物,青年新政的勝算又有幾高?面對對手成熟的地區網絡和選舉經驗,他們只能夠說盡量不讓自己輸。

巴治奧說:「現在的一個契機,是我們也預計不到自己會有幾多票。若今年投票率跟上屆差不多(41.5%),我相信傘兵會全軍覆沒。」

「但若果我們的參與可令投票率提升,則當選不是夢!又或者這樣說,到最後即使青年新政仍然落敗但投票率高,我們也會開心。因為這代表雨傘運動真的喚醒了香港人,大家都不再沉睡,某程度上已是一種勝利!」

勝負的關鍵,其實不在於這群年輕人,而在於香港人。

全文刊於《iMoney智富雜誌》第415期(收費閲讀)

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

撰文 : iMoney 智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