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聖誕老人在哪?不能說穿的真相

City

發布時間: 2015/12/14 08:00

最後更新: 2015/12/14 21:48

分享:

分享:

不能說穿的秘密?挪威一份報章早前指聖誕老人已死,隨即被圍攻、道歉收場。事情或令人感可笑,但原來聖誕老人的存在,被視作刺激孩子想像的良器。這個真相,o殊,別說破!

聖誕老人的故事,家傳戶曉,但聖誕老公公是否真實存在,家長應該向孩子說出真相嗎?相信不少香港的家長,也是如實告知,但原來在外國,「破壞」孩子心目中的聖誕老人,竟然是大禁忌。

北歐挪威的第二大報Aftenposten,本月初就犯上這種「錯誤」,不識相的刊登了一則聖誕老人的訃聞,指生於1788年12月12日的聖誕老人,本月3號在當地過世,享年226歲,將在北極教堂舉殯。港人看到這種「笑料」,大多一笑置之,但在當地卻是犯眾怒,被指傷透小孩的心,結果該報隨即要公開道歉,承認內部出錯,且會展開調查。

有趣的是,有關戳破聖誕老人秘密而惹起爭議的事件,在外國不時發生,例如剛在上月,英國支付平台PayPal播放新廣告,廣告內的家長親手把聖誕禮物送予小孩,暗示世上根本沒有聖誕老人,竟收到逾200個家長投訴,最後廣告要改在晚上9時的時段播放,以免太多小孩看到。

更甚的是,就連老師亦要配合,不要說穿,在美國、英國,皆曾有小學老師因向學生指聖誕老人並非真實存在,惹哭學生,結果換來家長投訴,最後老師要道歉,甚至有老師因而遭學校不再錄用。

西方家長確實注重聖誕,既要在孩子床邊掛上聖誕襪,又要在夜晚偷偷把禮物放進去,保持傳統,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曾有調查顯示,美國的5歲孩子之中,有高達83%相信聖誕老人真實存在,而到了9歲,比例雖然下降,但仍然有約33%,相信比起本港的小孩子,比例高出不少。

為何要維護這個「集體謊言」?其實在歐美,一樣有人主張,家長不應向孩子撒謊,但更多人認為,這是個「善意的謊言」(good lie)。既有不少家長說出理由,包括保持傳統、保持小孩童真,聖誕老人的助人故事具正能量等,但原來就連一班兒童專家,亦支持不向孩子坦白,認為相信聖誕老人真實存在,有助孩子發展!

背後的原因,在於刺激想像力,例如美國兒童精神科醫生Matthew Lorber便曾指,有關聖誕老人的想像,有助孩子發展創意思維。誠然,對於孩子來說,不單會想像聖誕老人來派禮物,不少更會自行做一個「小作家」,在腦海之中,幻想聖誕老人在北極如何生活,他有哪些家人、甚麼朋友,又會如何照顧他的鹿等,虛構出各種天馬行空的小故事,樂此不疲。

美國媒體Slate便曾有文章指,這些由孩子自行想像的「Fantasy Play」小故事,非常有幫助,其引述美國俄勒岡大學的研究指,腦內經常充滿這些虛幻故事的4歲小孩,其認知能力、推理能力等都較好。

甚至連美國《華爾街日報》亦曾講述孩子自行為聖誕老人構想小故事,是一種「Magical Thinking」,其找來心理學家指,懂得自行虛構小故事、不同角色的幼童,傾向更賦創意力,且亦在創造故事的過程中,更加懂得從他人的角度出發去看事物。無怪乎當互聯網高度發展之時,在歐美更是引起一陣擔心,怕互聯網會加快孩子早熟,令孩子不再相信如聖誕老人、牙仙子(Tooth Fairy)等人物了。

把聖誕老人作為刺激孩子創意思維的「工具」,或是不錯選擇,不過在都市化、資訊異常發達的本港,恐怕未必做到,不單可上網看到真相,且小孩從小就在各大商場看到由職員帶上假肚子及假鬍鬚扮演的「聖誕老人」,大多在小學之前,就已不相信聖誕老人。

而就算是東方的神話故事,不少家長也會開宗明義說是假故事,本港的小孩子,多少會相信嫦娥奔月是真,月球之上有白兔?

香港的小孩子,比起不少地方的早熟,腦內裝滿學術知識,但如何刺激他們的想像力、創意思維,更是家長要做的事,即使孩子不信聖誕老人,家長亦應以其他方法代替,例如與孩子一起閱讀故事書、再帶領其把故事發展下去吧。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