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力多醫生:關心精神健康的蔣麗芸議員

City

發布時間: 2015/12/17 10:33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經濟日報資料室

『最多問題出現,即係患精神病嘅醫生你知唔知道係邊啲吖?就係精神病醫生。精神病醫生坐喺度,聽精神病病人講得太多,聽聽下自己都「黐線」埋!』

蔣麗芸議員以精神病為比喻,批評在立法會審議《版權(修訂)條例》時「拉布」的議員。

「精神病醫生」特別容易出現精神問題?

精神科醫生經常被問「經常對著精神病病人,壓力會否很大?」

但如蔣議員般精闢獨到地指出對着精神病病人會「黐線」,真是聞所未聞。

Blachly在60年代的研究指出,比起其他科系,精神科醫生的自殺率是最高。但後來有研究重新驗證其結果,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發現不同科系之間的自殺率是沒有甚麼分別的。可是,Blachly的研究結果卻影響深遠,一直廣泛流傳。

不知道蔣議員是否如教育局局長般「月讀三十書」,但無論多好學多忙碌,發言前還是先三思吧。

那麼對着精神病病人,壓力會否很大? 

我不能代表其他精神科醫生,但以有限的經驗,我想病人往往是我的動力來源。

有些精神科病人礙於社會的歧視,有些也沒甚麼可交心的朋友,醫生成為了重要的傾訴對象。病人能打開心窗細訴他們的問題,實在是一份珍貴的信任。

若他們的近況正面,當然值得欣慰。

但若病人分享一些令他們痛苦的事,能被選中成為聆聽者亦是非常難得。很多時病人在分享經歷時,也令醫生回想到自己曾面對過相似的困難,或預想到將來必須面對的生離死別。

在聆聽時就如望著一面鏡子,無論好壞,也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這個過程不僅不會帶來壓力,相反,是一個舒適愉快的旅程。

因此,醫生最好的老師不是教科書,不是教授,而是病人。

不少同事聽到蔣麗芸議員關於精神科的發言也感到很氣憤,我當然希望她只是「開玩笑」。不過,這個玩笑卻是很不恰當。之前曾經被一些家屬、甚至其他科系護士誤稱為「精神病醫生」,多少感到有點不快,不過相信是無心之失,但如今竟然出自議員口中,實在令人感到驚訝,除了覺得不被尊重外,也為病人感到不值。

選擇精神科,除了是出於對精神科的興趣外,也有感病人被受歧視,是很值得幫助的。但現實是社會上有部份人,除了歧視病人外,也會歧視他們的家人、照顧者、甚至醫護人員。

減低歧視最佳的方法,就是親身接觸病人。蔣議員可考慮在休假時,抽出一點時間,來精神科跟病人接觸一下,便會明白這是不會增加患上精神病的機會。

更重要的,蔣議員需要深思,究竟迫得港人精神病的,會不會是不聽民意的政府?

蔣議員相關發言:

原文刊於作者益力多醫生facebook 專頁。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