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高風險池」 或難產

社會

發布時間: 2015/12/22 00:03

分享:

分享:

 

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昨日受傷後首日復工,他的額頭、眼角及鼻等仍有紅腫及傷痕。(梁偉榮攝)

食衞局局長高永文昨承認無絕對信心在本屆政府完成所有自願醫保立法工作,包括能令人人受保的高風險池。對於保險業界指政府已放棄高風險池,消息人士並無否認,表示現時「未有定論」。

自願醫保由全面就12項最低要求立法,至現在大部分改以行業協議推行。高永文昨傷後復工首日見記者,表明部分須立法程序,如設立高風險池,無絕對信心可於本屆政府內立法,但強調並無因而停止這方面工作,目標仍會就自願醫保推動立法。

對於高風險池未能於本屆內立法,是否等於已知疾病均會承保的自願醫保賣點已不存在?高永文昨未有回應,強調與行業協商共識,推動大部分自願醫保計劃要求亦屬值得;他又重申政府會與私院合作推出更多增加收費透明度等工作,亦會推動立法,加強對私營醫療機構規管。

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認為,即使自願醫保12項最低要求未能全數推出,與政府原意並非一模一樣,但較現時醫保亦已算進步:「就算競委會最終未能通過行業協議,保監都可發指引叫醫保公司先做。」

至於當局設立高風險池,陳健波直言,據知當局精算師研究後,認為政府承擔高風險池負擔太大,「不知有多少人有多嚴重、幾多錢才可包底。」局方確實決定不做高風險池。

政府消息人士回應稱,政府確有就高風險池進行研究,會盡力於今屆政府內完成,至於是否肯定不會放棄高風險池,他表示政府現時亦「未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