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是水母 你知唔知自己食緊咩?

休閒

發布時間: 2015/12/30 11:04

最後更新: 2015/12/30 16:12

分享:

分享:

每天我們吃進肚皮中的食物多不勝數,原來不少食物均是「名不符實」的。單看以下7種食物的名稱,你知道它們是甚麼嗎?

1. 生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嚐過生腸這種特色街頭小食呢?光聽名字定必以為生腸是動物的腸臟,其實不然。生腸又名粉腸,是豬的輸卵管和子宮。

據說因含有天然荷爾蒙跟胎盤素,故有養顏美容功效。然而,生腸屬內臟之一,膽固醇含量高,故大家在享受口腹之慾時亦應適可而止。

相片來源:Openrice

2. 海蜇

海蜇是滷水拼盤中常出現的食品之一,質感爽脆彈牙,上碟多呈條狀。海蜇其實是水母的一種,古稱瑝魚,又名海蛇、紅蜇、面蜇、鮓魚。它們多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及溫帶沿海區域,在中國為可供食用的水母種類之一。

3. 雪蛤膏

其實雪蛤膏是一種叫「雪蛤」的雌蛙輸卵管,而它的美容功效便來自於蛙類生殖器的豐富荷爾蒙。

雪蛤又名為中國林蛙,其壽命只有五至七年,每年都會進入冬眠狀態。在此期間前,林蛙會大量攝取養份。人們便在此時趁機把雌蛙捕捉,剝取藏於林蛙體內的輸卵管,用來做雪蛤膏。

4. 豬天梯

豬天梯吃起來彈牙脆口,外型一層又一層的堆疊,狀似樓梯,故名為「豬天梯」。但各位知道豬天梯其實是豬的哪一個部位嗎?原來它是豬的上顎。豬天梯因含有豐富膠質,但價錢大眾化,故為民眾的養顏美容聖品。

相片來源:Openrice

5. 珊瑚蚌

珊瑚蚌是打邊爐時常常出現的配料之一,聽見「蚌」這個字定必以為珊瑚蚌是貝類和蚌類海產,其實它們是海參的內臟,俗稱「海參筋」。

由於珊瑚蚌沒有膽固醇和脂肪,在崇尚健康的現今社會中,牠們的身價不斷提高,甚至比象拔蚌還要高呢!

6. 豬橫脷

原來豬橫脷跟豬的舌頭沒有半點關係,它是豬的脾臟,形狀窄而且長,像舌頭一樣,故名為豬橫脷。豬橫脷有助健脾胃,助消化,養肺潤燥,有助去肝火。

7. 牛蒡

很多人初初聽見「牛蒡」這東西,以為它是牛的一部份。其實它是一種植物,又名東洋參或白肌人參。它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加快分解脂肪酸的速度,降低膽固醇,對排毒通便很有幫助。

順帶一提,「牛膀」才是出自牛身上的東西,是牛的胰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