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港人外遊「爆買」 崇洋媚日有原因

City

發布時間: 2015/12/30 08:00

最後更新: 2015/12/30 15:55

分享:

分享:

聖誕剛過,新年又來,外地客訪港吹淡風,反而港人出外旅遊消費的熱潮愈加升溫,在港搵錢、離港洗錢的趨勢愈來愈旺,皆因買得抵又花得爽,「崇洋媚日」的潮流,難以停止?

在剛過去的聖誕假期,本地業界大吐苦水,既指內地團較去年少兩、三成,零售又不旺財等。但另一方面,港人亦不見得留在本港消費,紛紛外遊,有本港業者指外遊生意增長5%,到日本旅遊更暴增,預料未來的元旦假期、新春假期,外遊消費的港人同樣會有相當增長。

本地生意不景氣,更是刺激零售業想搶回本地客,有組織如零售批發總會等,就呼籲本港市民在假期時留港消費,以協助零售業過寒冬。

只是港人瘋外遊,近年已成為普遍現象,在本港努力賺錢,之後就外遊努力花錢,甚至在平常周末,已興起「周五晚起程、周日深夜返港」的短途外遊,在聖誕、新春等熱門假日,更頻頻出遊。今年初有信用卡公司調查指,在亞太區內,港人最常外遊。

不愛留港消費,甚至有部分人指,港人是否崇洋、崇日?但若仔細一看,背後不乏「理性」原因。

首先是買得抵,本港一向號稱美食天堂、購物天堂,沒有銷售稅,只是物價的優勢,近年卻因租金上漲等理由,慢慢縮減甚至消失,《經濟學人》今年發表報告,本港物價排行全球第九,雖低過新加坡、與首爾相若,但亦高過不少地方,除薪金水平較低的曼谷、台北,甚至高過東京、大阪、墨爾本等。

本月德銀公布一項比較東京與本港物價的研究,找來約千種商品,包括咖啡、相機、名牌袋等,比較兩地價錢。結果,東京竟平均較本港便宜34%。

東京一直予人物價高昂的印象,但近年因日圓下滑等原因,已不再如此,無論是食買玩,比本港便宜不少。論購物,本港動輒賣過萬元的西施電飯煲,在東京只賣4,000多元;論遊玩,東京迪士尼的一日票價,450港元有找,面積小得多的香港迪士尼,則要近540元,甚至在吃方面,以港日都有分店的連鎖燒肉店為例,在東京吃一碟六片的高級和牛,計入8%銷售稅之後,還未到90港元,但在本港分店,則要近120港元。

當然,外遊的洗費,不少還在於機票、酒店,縱使購物買得平,但若計入這些開支後,未必真的慳得多少錢,甚至或者更貴,只是在外地花錢的好處,卻亦見花得更爽、心情更愉快。

花得爽的心情,不止因離家在外有新體驗,更在於服務質素,往往比本港好。近年本港店舖的服務質素如何,大眾心中有數,固有表現佳者,但遭咎病的店家亦不少。

港人具備消費力,但捨得花錢,自然對服務有要求,但要在本港得到好的服務,卻比在外地困難。莫說本港店家經常大排長龍,等位已花去不少時間,且一坐下來,往往又設最低消費,然後又限定用餐時間,如最長一個半小時等,更甚的是,本港店舖大多又小又擠迫,餐桌之間距離短,經常出現與鄰座食客相撞的場面,難以好好享受。

且連前綫服務員的態度,亦不時出現呼喝、愛理不理等場面,還不如到外地消費,減少受氣。德銀報告曾指,東京的服務員較本港殷勤,而神秘顧客協會今年的《全球微笑報告》,在41個地區中,本港的微笑排名亦排在尾三。

服務員態度不好,或許與工時長等有關,但對於消費者來說,在港消費貴人一截,服務水平卻差人一截,試問怎會甘心付鈔?

零售業界未來面對的挑戰,必定比現時更大,既是港元走強,且外地如日韓等,不單幣值跌,更相繼出招吸客,如對部分商品免徵消費稅、可在店內即場退稅等。

訪港旅客弱勢難挽,本港的零售、飲食業界自然更傾向爭取本地客留港消費,但與外地的物價差距大、服務不如人,始終是死穴,要讓本地客願意在本港打開荷包、落力消費,老闆就要設法降物價、提升服務質素,才能真正「留人」。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