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難民」潛規則:僅釣魚式瞌睡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1/09 07:06

分享:

分享:

「麥難民」是如何在24小時快餐店度宿呢?當上「麥難民」4至5個月的黃伯透露,潛規則之一是不會張揚地躺着睡,只能坐着「釣魚式」瞌睡,而早上5、6時始有食客便要醒來。

65歲黃伯原本任職保安員,月入約8,000元,但數月前因保安牌照到期失業,因無法承擔昂貴租金而展開了他的「麥難民」生涯。他昨日受訪時,穿着玫瑰崗學校的運動外套。

黃伯指,之前在東區板間房租住一個床位,4年間月租由1千多元,增至2,300元,同房有8至9人共用一個廁所,「動不動便需輪候1至2小時,亦容易起爭執。」他說環境衞生惡劣,每晚都被木蝨咬。

「我們大部分都不會、也不能『打橫』躺着睡,只會是坐着『釣魚式』地睡,侍應早上亦會敲敲桌子,提示要離開了。」黃伯每晚11至12時便會前往快餐店,至翌日早上5、6時,便醒來離開。

他說,快餐店會播放音樂,有時聲浪頗大,難以寧靜入睡;侍應有時會故意開大空調,或關掉冷氣,令環境變得很凍或很焗,更難熟睡。

黃伯又指,他一般都不會在快餐店洗手間梳洗,而是到體育館或公廁。他表示,會繼續找新的保安工作,然後租住新居所,希望不再受木蝨困擾,亦不用當「麥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