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華:生於時代夾縫中的毛記電視

City

發布時間: 2016/02/01 16:26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毛記電視

毛記電視舉辦「勁曲金曲分獎典禮」,反應超乎想像的熱烈,不少朋友都為此提早放工回家收看電視直播,更有市民(是「市民」,不是「網民」,因為現今世代,網民就是市民)於中環、沙田等露天場地,自發舉辦直播晚會,各處均有幾百名市民參與,共同見證這次「城中盛事」。

這種場面,對於有一定年紀的朋友來說,其實不算陌生。十多年前,幾乎所有朋友每年都會留在家中看TVB直播商台主辦的叱咤樂壇頒獎典禮,而當晚的賽果和歌手表現,亦必定會成為翌日娛樂版頭條。

年代久遠一點,在譚詠麟和張國榮雄霸樂壇的80年代,TVB舉辦的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當年還是由俞琤擔任大會司儀),更是全港市民的集體回億。

近幾十年,香港不斷經歷時代變遷,由中共建國、六七暴動,到70年代經濟起飛、中英聯合聲明、80年代移民潮,每個活在大時代底下的年輕人,都努力地在夾縫中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

三十年前的香港,表面歌舞昇平,但同時要面對97的不明朗、社會上各樣的不公義、對殖民地統治既愛且恨的矛盾,也對自己作為殖民地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到迷茫。而免費電視,就是升斗市民、普羅大眾在動盪社會中的一個歇息空間。

從前TVB製作的節目如歡樂今宵,內容緊貼大眾口味,以現今的詞彙來說,就是「貼地」。70年代的歡樂今宵,由「掃街茂」開始,不斷創作小市民角色諷刺時弊的節目、或以幽默手法探討社會問題。

這些節目美其名叫做「為小市民出一口氣」,坦白說只是苦中作樂。

香港已經很多年沒有「全城回家看電視」這回事。就算去年HKTV開台,大家的反應好像也沒有今次熱烈。毛記這個「分獎典禮」,本質上是一個音樂節目,但演出的卻只有何韻詩一個是現職歌手,其餘都是「兼職」歌手、演員或藝人。

一個沒有歌星的音樂會,居然有這麼大的叫座力,全因毛記運用精準的市場觸角和引起市民共鳴的創意,以現代手法重建出幾十年前讓市民苦中作樂的TVB。

毛記電視,無論名字與內容,都在全方位諷刺TVB。但嘲諷之中,卻繼承了TVB最光輝時代的精神。

如果TVB不是每況愈下,這晚的無記電視分獎典禮,應該由TVB舉辦,並且和三十年前盧海鵬和廖偉雄在歡樂今宵演唱「幾許瘋語」、「壽頭記」一樣,成為延續幾個世代的經典。

現在TVB的問題,在於其思維完全脫離民生,又沒能力緊貼年輕觀眾口味,加上長期沒有其他免費電視競爭,所以製作出來的節目就只有陳百祥那個年代的觀眾仍然在看。

沒有新思維衝擊,默守成規加上習以為常,TVB的節目早已被鄰近國家的製作遠遠拋離和超越,香港亦從一個輸出本土文化的成市,變成輸入外地文化的城市。

97之後,香港曾有過了十多年「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短暫空間,而接下來的幾十年,肯定會逐步趨向一個新殖民地時代,直到2046年後正式變成「一國一制」。

毛記電視生於兩個大時代的夾縫之間,頂替了一向為普羅大眾提供歇息空間苦中作樂的免費電視台的角色,正是我們這一代人的TVB。

原文刊於作者網誌《偉大航道》fb專頁,文章獲授權轉載。

撰文 : 李勁華 香港無綫科技商會執行委員會委員/Innopage Ltd行政總裁及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