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電腦英文字體來源

休閒

發布時間: 2016/02/16 18:48

最後更新: 2016/02/16 18:49

分享:

分享:

許兆剛以個人風格寫出「Hong Konger」。(湯炳強攝)

或許一般人認為英文書法與實際生活有着距離,同樣熟悉設計與書法的本港英文書法家許兆剛卻指出,書法與生活息息相關。

其實現時不少電腦常用英文字款,都是從傳統英文書法而來。還有,不少著名書法家,同時也是字體設計師。

許兆剛認為書法與設計關係緊密,兩者互相補足。(湯炳強攝)

許兆剛表示,剛於去年辭世的著名德國字體設計大師 Hermann Zapf,正正也是有名的書法家,「Zapf 習書法之餘,更為字體設計貢獻良多,其著名字款包括 Optima, Aldus, Palatino 等,也一直被廣泛應用,甚至成為常用電腦字款。」 

Zapf 生於 1918 年,許兆剛表示 Zapf 早期設計字體,都是在沒有電腦協助之下完成,設計字款,需要對筆劃的細節、字母與字母之間的距離等作精密計算,而早期的大師們開始設計時,都應是先以筆作初步手寫(lettering),這種還原基本步的設計方法,深刻地反映了前輩大師們書寫文字的深厚功力。

不同的書寫工具寫效果各異的字體。自製的筆(右二)可寫出獨特效果。(湯炳強攝)

還記得早前網上平台出現一段點撃率甚高的手寫字短片嗎?那是英國字體設計師 Seb Lester 精準地手寫出不同品牌、公司機構如 NASA、Apple、Nike 等 Logo 的字體,熟練的筆法讓網民讚歎,可見新一代依然欣賞書法、手寫字那種人性化美感。

英國字體設計師 Seb Lester 作品。(互聯網圖片)

許兆剛補充,早期設計的字體/字款,前輩大師們如 Hermann Zapf 甚至更早期的 Frederic W. Goudy (著名字款包括 Copperplate Gothic、Goudy Old Style 等),多親手作手寫設計,這令不少應用於電腦的字款也有手寫字的質感;而科技持續發展,字體設計也傾向電腦化,近年不少設計師則放棄傳統書法元素,百分百以電腦來造字。

例如 Cyber font 就是以純電腦技術設計出來的字款種類,許兆剛表示:

Cyber font 的字體,純粹以不同的綫條、形狀來造字,少了書法的基礎,卻流露出一種未來感。

即日至 2 月 29 日,許兆剛和友儕會在繁忙的香港機場禁區內,手執墨水筆為旅客在明信片上,以英文書法筆觸寫下新年祝賀語句。

許兆剛是香港西洋書法協會成員,該協會現正支持機場禁區內的「英國書法贈字服務」活動,令現場充滿觀賞書法的雅興。

Royal Salute 英國書法贈字服務

日期:即日至 2 月 29 日 ‧ 每天 2pm - 5pm

地點: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離境大堂 6 樓北區免稅商店區

書法字體寫於中式風格明信片上。(湯炳強攝)

撰文 : 梁智儀 TOPick 記者

欄名 : City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