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 5個生活小貼士幫你祛濕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6/02/26 18:46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9

分享:

分享:

濕困有很多表徵,例如肢體浮腫,經常疲累,以至常放臭屁。之所以會發生,與個人生活方式有密切關係,下列的生活習慣,你犯了多少項?愈多的話,身體出現濕困的機會愈高。

  • 嗜甜、煎炸、辛辣
     
  • 飲凍飲和吃生冷食物
     
  • 長期夜睡、失眠
     
  • 容易心煩、壓力大
     
  • 幾乎零運動
     
  • 睡前洗頭
     
  • 經常赤腳

如果你有上述生活習慣,那就要快快用行動改變自己,才不會被「濕」所困,以下生活小節,可以幫你祛濕,不用飲祛濕茶。
 

1. 捨冷取熱

戒凍飲和生冷食物,除了壽司魚生外,還包括沙律,許多OL常以沙律取代正餐,以為吃生菜便健康,殊不知卻掉進了吃太多生冷食物困濕的煩惱而不自知,結果愈食愈肥(身體因困濕而浮腫)。

如要吃,最好吃經烹調的蔬菜類,半碗煮熟的蔬菜、芽菜、瓜類或菇類相等於1份菜,每日需要3份菜維持營養均衡。

2. 戒肥甘厚味

中醫一般認為甜會生濕,吃過多甜味食物,會更加生濕又生痰。過度進食肥膩和煎炸食物導致脾胃濕熱,辛辣食物也一樣對脾胃造成刺激,引致脾虛濕滯。

3. 避免捱夜

晚上寒邪盛放,不入睡卻繼續活動,增加身體吸寒機會,與飲凍飲原理一樣,都會影響脾胃的運作而生濕,如果工作容許,建議晚上11時前入睡,保持睡眠7至8小時的習慣。

4. 日日做運動

不做運動,身體好易聚濕。每周至少做3次30分鐘帶氧及能夠排汗的運動,加速血液循環、增強腸道、脾胃等臟腑功能,是直接而有效的排濕方法。

5. 曬太陽

每天在太陽初升及黃昏的時間到公園散步,曬太陽15分鐘,有助減輕體內濕氣。若未能在那段時間接觸太陽,可以在其他日間時間如午飯時間爭取與太陽見見面,可作飯後散步,但午間的陽光較猛烈,曬8-10分鐘左右已足夠。

6. 睡前不洗頭

頭髮未完全乾透便入睡,濕氣有機會從頭皮滲入體內,洗頭後應盡快吹乾頭髮。

7. 在家穿拖鞋

地板濕氣重,腳板接觸地板,濕氣好容易經腳板走進身體,故要穿鞋子走路。

8. 減壓

思慮過度會傷脾,影響脾胃運化。盡量找一些可以幫自己減壓的事,減輕精神壓力,不過切勿以進食零食為減壓來源,否則適得其反,適量運動仍是減壓良方。

食療推介:

1. 陳皮白粥

材料:白米100克、陳皮1-2角。

製法:材料加8碗清水,煲約1小時,調味食用。另可伴加一小碟蔬菜或炒米粉(少油)

功效:清通胃腸,健脾利濕

2. 紅番雜菜湯

材料:紅蘿蔔2條、番茄4個、薯仔2個、椰菜約大半個;青椒及洋蔥各1個,豬骨半斤(先出水)。

製法:材料加上8-10碗清水,煲約一個半小時,調味飲用。

功效:健脾疏腸,增強體質

撰文 : 何寶華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