鯇魚vs三文魚 邊個食蟲風險高?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3/02 17:19

最後更新: 2016/03/02 17:50

分享:

分享:

網上近日瘋傳,暫時勿吃鯇魚和魚肉等,因廣東省大批魚塘受污染,有孕婦食鲩魚和酸菜後感染病毒死亡。

內地已澄清有關消息是造謠,但吃鯇魚出事不無道理,因為淡水魚充斥中華肝吸蟲。國際研究已定性進食淡水魚生染病的風險比海魚更高 ,所以香港可售三文魚生,但禁售中式魚生(淡水魚生)。

食安中心曾發表報告指出,超過100種淡水魚可感染到中華肝吸蟲,當中主要為鯉科魚類,例如鯇魚。

淡水魚片含大量肝吸蟲,生食風險比海魚更高。(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報告指,中華肝吸蟲感染盛行於內地、台灣、韓國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根據粗略估計,本港的腸道寄生蟲感染個案,超逾八成是由中華肝吸蟲所致。

感染小量中華肝吸蟲可全無症狀或只出現輕微症狀,但感染大量中華肝吸蟲則會令患者受到長期嚴重感染,引致食慾不振、腹瀉和發燒。

中華肝吸蟲亦會造成膽管梗阻和肝硬化,嚴重者可造成慢性黃疸,繼而較容易出現膽管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更已把中華肝吸蟲列為 「會令人患癌」(第一組)。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教授梁美儀指出,只有進食未經煮熟的鯇魚片,才會感染感中華肝吸蟲,若徹底煮熟是不會染病的。

生滾粥的魚片未經徹煮熟,可能吃下肝吸蟲。(經濟日報資料圖片)

他又指,無論淡水魚還是海魚,本身都存在不同種類的微生物,例如海魚生長在人煙稠密的地區,有機會接觸到糞便,或含沙門氏菌。但他強調:

經過長年的臨床數據發現,進食淡水魚生的風險較高,故本港是禁止出售淡水魚生的。

梁美儀指出,細菌或真菌都可以透過高溫消滅,但若魚類依附了含有毒素的海藻,就不宜食用,否則會食物中毒,當中以藍綠藻最常見於中國的淡水魚。

另外,淡水魚除了含中華肝吸蟲外,魚膽更含有毒物質。本港便曾有婦人在進食燉鯇魚膽後出現急性肝腎衰竭而入院。

衞生署指出,鯉科魚類(包括鯇魚、鯉魚、鯪魚、青魚、鯽魚、鰱魚及大頭﹞的魚膽含有毒物質。這些化學物不會透過烹煮過程消除,可影響肝臟、腎臟和心血管系統,有些個案更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以往曾有死亡案例,呼籲市民切勿進食其魚膽。

食安中心建議:

  • 不應吃生或未經徹底煮熟的淡水魚。
  • 消費者應確保淡水魚徹底煮熟,特別是火鍋或粥品中的淡水魚。
  • 使用專門用具分開處理生的食物和即食食物,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