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港產首飾設計師獲法國名珠寶商青睞

職場

發布時間: 2016/03/10 16:23

最後更新: 2016/03/10 16:43

分享:

分享:

姜漢昇說:「當我幫客人度身訂造首飾時會聽到很多故事,例如曾有客人想造首飾來紀念離世的愛犬。你會感受到他的不快樂,很想造到一件產品令他釋懷。」(陳偉能攝)

香港有很多具名氣的珠寶首飾品牌、一流的珠寶首飾工匠,但在租金高昂、金錢掛帥的社會氛圍,從事首飾設計多「無運行」。

不過謝家盈、姜漢昇兩位80後首飾設計師不服輸,堅持由時裝、平面設計轉戰首飾設計,更獲有110年歷史的法國老牌Van Cleef & Arpels及其珠寶及腕錶學院(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揀中,去年前往法國交流。

謝家盈指:「今時今日創業的空間和可能性多了,例如以前做宣傳推廣要靠人脈而且很花錢,現在可以用網絡。肯去想肯去試就可以。」(陳偉能攝)

姜漢昇中學畢業後修讀過時裝設計課程,又做過平面設計,但都不是他杯茶,後來拜師一位本地銀飾工匠,從此走上首飾設計之路。

謝家盈則在理大主修時裝設計,畢業後主力做女裝設計,衫褲鞋襪、配飾等瓣瓣都做。可是當打工仔,要發揮創意總有其局限性,她最終還是辭工,跑到中環PMQ開店,售賣自家品牌aogp(An On Going Project,計劃進行中)的首飾。

不是不喜歡做時裝設計,只是覺得首飾跟人之間的關係很有趣。以前媽媽買給我、10多20元一件的『朱義盛』,今時今日我還留着。到我現在拿出來看,仍會覺得那時候可以佩戴這些已經很高興。我喜歡這些回憶。

謝家盈於中環PMQ開店,售類自家設計的配飾。(陳偉能攝)

企劃書租金 考起創業者

開店創業牽涉到生意和金錢,經常考起設計師。同樣在PMQ開店的姜漢昇表示:

租金是一大問題,而且你打工,每月有萬多兩萬元收入。但創業隨時好像我那樣,首4年每月只袋3,000至5,000元,甚至有機會蝕錢。你需要很大勇氣。

他比謝家盈更早創業,21歲便用3萬元在淘大花園開第一間店專賣自家品牌「794729metalwork」銀飾,邊做邊儲經驗,賺到錢鞏固了品牌和客人,再慢慢搬店至沙田、灣仔、尖沙咀和山頂等人流更多地區。他現在已是5間店的老闆,

要發展自家品牌,開店很重要,因為那是最直接接觸客人的方法。身邊很多設計師很怕開店,因為怕失敗,但不開店你就難知市場反應。

獨立設計品牌,材料成本、售價和市場反應等統統要拿捏準確,「例如我想一件產品較重秤,重秤成本就會高,但售價高又會很難賣出。」姜漢昇坦言有些產品純粹是滿足自己要求而製作,未必受主流客人歡迎,故只在PMQ店獨賣,其餘4店則賣大路產品。(陳偉能攝)

能保持設計自主 最愉快

創業2年的謝家盈則只攻PMQ門店和網店,希望將心機專注於設計上。

做設計的,每次都想有一些新的意念,想到就很開心,但當要再想新意念時又會很痛苦,不過想到、突破到,又會很有樂趣。

二人均認為,能夠保持設計自主,是開店創業最令人愉快之處。但回想當初,謝家盈坦言自己「幾冒險」,

有計劃又似沒計劃,有股衝動就去做;沒有資金,純靠積蓄,產品都是自己一手一腳製作,也沒計算過如果不行之後怎辦,純粹想做就『夾硬』完成它。但我慶幸當刻有那衝動。

時下很多年輕人跟她一樣有意創業,但她建議年輕人畢業後先當打工仔。

打工能讓你取得很多寶貴經驗,學會工作流程、如何處理一件事及如何做得更加好,這些機會不是你貿貿然讀完書跑去創業就有。

獲名牌CEO青睞 赴法深造

他們亦認為設計師應盡量吸收設計養份,擴闊眼光。14年底,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來港,於PMQ舉辦兩星期課程並在香港成立傳承計劃,謝家盈和姜漢昇獲學院院長Marie Vallanet-Delhom及Van Cleef & Arpels CEO Nicolas Bos選中,獲邀到法國交流和參加學院工作坊。二人眼界大開,姜漢昇指:

設計師要多看一些美的東西,很多想像都會因而改變,自己對作品的要求也會提高。

謝家盈(後左)和姜漢昇(後右)獲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院長Marie Vallanet-Delhom(中)選中,去年赴法國交流。(陳偉能攝)

今年學院再度來港開班,課程包括「精湛工藝」、「珠寶藝術史」和「寶石世界」3大範疇共10個主題,每個主題歷時4小時,年輕設計師PJ Lam、Katerina Spinos和黃榮法亦已被選中,年中會赴法交流。

 

撰文 : 陳子健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