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傳:《布魯克林之戀》一個人的旅程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6/03/14 17:17

最後更新: 2016/03/28 10:33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Brooklyn Movie Facebook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看《布魯克林之戀》的時候,記起了余光中的《鄉愁》。詩中的意象,如郵票、船票、墳墓,通通與劇情互相呼應。當年的背誦,是課程要求的硬記爛讀;多年以後,透過這一齣電影,彷彿終究理解詩人當年的心情。鄉愁,是每一個離家者的共鳴。

《布魯克林之戀》改編自Colm Tóibín的同名小說,說的是在一個五十年代離鄉別井的故事。當家鄉缺乏機會,彼岸成為了很多人期待的救贖──Eilis(Saoirse Ronan)在姐姐Rose(Fiona Glascott)的安排下,離開愛爾蘭,前往美國,尋找更理想的前途。

然而,在得著預想的前途以前,率先嚐到的是離別與鄉愁的苦澀。愛爾蘭的恩尼斯科西與美國的布魯克林,相隔著一整個大西洋,難熬的不是漫長與顛簸的船程;而是從踏上輪船的一刻,她所揮別的不只是岸上的人,還有遺留在家鄉的一切。不是從此與家鄉(永遠)隔絕,只是自此以後,擺在眼前的,只留有一條不能回頭的進路。

相片來源:Brooklyn Movie Facebook

離家者的心都是脆弱。在那一段適應的日子,任何微小的事情,動輒能牽動著每一個離家者的情緒;對家人、朋友的想念,只能投射在一封帶著時差的來信──唯一與家鄉的連結。

無奈的是,這種適應,沒有捷徑;只得花上一段日子,咬緊牙關,獨自捱過,等候著陌生變為熟悉,在無親無故的城市,重新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圈子。這些描述,不需花巧,在人來人往的城市中,一副茫然若失的愁容;聽見有來信時,立馬拋下湯匙,打算取信的動作,一切盡在不言中。

若然陌生是一種距離,隨時時間過去,隔閡終被移除,甚至反過去建立了另一種無法取締的親密,而在戲中,這一種親密源於愛情。

當Eilis認識了Tony(Emory Cohen),布魯克林不再是難以融入的寄居地。她漸漸投入在新的生活,學習新的技能,甚至渴望在這裡建構著他們的未來。

相片來源:Brooklyn Movie Facebook

一如其他電影,離鄉別井的故事,終究換來成長,並以容貌作為記號。與第一次前往美國的稚嫩不同,Eilis後來從美國回愛爾蘭時,早就添上了幾分成熟。從前的素顏,如今塗抹妝扮,眼線,唇膏,是最典型的象徵;從前土氣的裙子,也換上了優雅的套裝,漸漸有了個人的特色。

然而,她的蛻變,不囿於外表,而是經過一段獨自生活的日子,她不再是那個會在麵包店被老闆惡言相對的沉默女孩,而是從內至外散發著獨當一面的自信。

相片來源:Brooklyn Movie Facebook

為著前途,她從恩尼斯科西隻身去了布魯克林;為了家人,她從布魯克林回到恩尼斯科西──《布魯克林之戀》雖以愛情入題,並以此為抉擇的重點,但這裡強調的從來是一個人的旅程──一個人的旅程,不代表純粹的孤單,而是人生中有些日子必須一個人經歷。

最後一幕,當Eilis再一次踏上前往布魯克林的輪船,她不再是昔日一無所知的女孩,而是與那一位曾經陪著她捱過船程的女人一樣,以經驗囑咐著另一個隻身前往美國的愛爾蘭女孩──這個結尾,或者工整,但是意味深長,因為這正是一代代離家者的故事。

原文刊於作者網誌《偽文誌》及facebook專頁,獲授權轉載。

撰文 : 程思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