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小孩尿床 醫生教3招戒甩尿片

親子

發布時間: 2016/04/07 13:06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8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iStock

小孩夜夜尿床,家長自然頭痛。有泌尿外科專科醫生提醒,7歲或以上仍有尿床問題便應求診,但要留意部分小童或因懶惰及壞習慣導致「假尿床」,家長宜通過行為矯正改善問題。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黃國田指,一般5、6歲小童偶有尿床並非病態,若年滿7歲或以上,尿床頻率約每周一次,便應求診。黃解釋,部分小童控制尿意的功能發展較常人慢,至6、7歲才學懂夜間忍尿。但家長要留意並非所有尿床都與身體機能有關,黃稱:

有小童曾因天氣凍或怕黑而懶去廁所,加上家長未讓他們戒尿片,養成壞習慣而尿床。

多獎勵 忌責備

黃指,若尿床涉及情緒及心理問題,可透過行為治療,「家長可要求子女一起換床單,令他們了解尿床的麻煩,令他們產生責任感」。但忌過份責備,因小孩或通過尿床行為換取關注,「愈罵等同愈多關注,反而難糾正」,建議可通過「貼星星」等獎勵方式,嘉許沒尿床,達到正面鼓勵效果。

兒科專科醫生蘇傑榮指,小童尿床以原發性較常見,一般屬正常發展問題,5、6歲小童中約有10%至20%人會有此問題,當中每年約有20%人隨成長不再瀨尿。但他指,若小孩日間排尿亦不受控制,或曾經無尿床但其後頻頻瀨尿,可能涉及腎臟或膀胱問題。

尿床鬧鐘可改善

蘇指,除使用藥物,「尿床鬧鐘」對改善原發性尿床亦有效果,「一瀨尿就會響鐘,訓練小孩感覺膀胱漲滿時應醒來,學會後即使停用鬧鐘仍能維持效果。」

相片來源:晴報

全文刊於《晴報》

晴報facebook

撰文 : 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