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十年》得金像獎的前因後果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16/04/07 13:02

最後更新: 2016/08/26 17:21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 金像獎fb)

剛過去星期一早上,有朋友在手機中問筆者,金像獎《十年》奪最佳電影的看法,當時雖然議論紛紛,但未如這兩天發酵至不同範圍的討論,並引起社會兩極強烈的反響,同時亦關注了這舉行了三十五屆的電影頒獎禮,是如何評選的。先旨聲明,本人是長期作影評工作,亦是今年第一輪一百位評審之一,當日我以WhatsApp 回覆了朋友,長文如下,幾天後又增補了幾個觀察,仍然有效。

金像獎分兩輪投票,第一輪100人專業評審及電影金像獎選民(各屬會會員及電影從業員等),分數各佔一半,一人一票,得出提名名單。《十年》總共有12項欄目有候選者,但最終只得最佳電影一項提名,這意味著提名者認為《十年》有代表性,但在其餘11項中沒足夠專業水平。這批提名了《十年》入最佳電影的選民,可能認為這種做法已足夠地反映《十年》於2015年出現的意義。這是1月中的事。

第二輪投票,55個專業評審,13個專業電影工會及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一人一票,分數為佔55%及45%。金像獎結果就是這樣地在提名名單中選出的。

投票者只以自己觀感及經驗作判斷,亦沒有一份投票守則或藝術指標作鑑定每項的標準,故純從邏輯而言,最佳電影的得主,主因是這項目中選民投《十年》的佔最多票,它甚至將鋒頭好勁,同是本土題材的《踏血尋梅》打低,因為若有選民要支持《十年》,被迫只有這個機會,票源意向很集中。

若從其他獎項結果來看,很難想像揀徐克跟春夏是同一群人,整張得獎名單,看到有嘗試新事物的勇氣(《踏血》),除了《十年》爭議性外,其他都是很合理跟理性的,雖然,筆者認為溫和本土題材如《五個小孩的校長》竟成了大輸家,是十分不值的。

從第一輪投票得出提名名單後,至第二輪投票間,發生了以下數件事,都有重要性。

1. 金像獎因《十年》在提名名單內,而失去內地轉播權經費,這可能激怒了本來抱觀望的一批金像獎選民。

2. 《十年》在這兩個月不停作社區及學校放映,誠意十足,這令許多之前未看過此片的金像獎選民有機會看到,看過的選民數目多了,自然投支持及同情票的會按比例增加。

3.新界東補選後,中央不斷對港獨的批評,李波事件「水落石出」,也是催化劑。

我相信今趟是有不少相信本土價值的電影人(是專業評審抑或是金像獎屬會會員?),投了落《十年》和《踏血》上,他們未必認同《十年》立場,更多是對言論和創作自由表態。可能連他們也估不到《十年》真會勝出,拿下最佳電影!

當然,金像獎票數及分布保密,選票也只有選擇,毋須解釋理由,投《十年》的人,動機究竟是甚麼,永遠是謎,只純猜測。除了一些支持本土電影及講明長期從事本土電影拍攝的從業員外,不排除一些北上搵食的人,對香港都好同情,投下支持票;另13個電影屬會中,會否有一些長期不活躍的會員,他們已可能不再從事電影業,但有投票權,這群人若因某些原因出來投票,可能有出人意表結果。

當然,另一要留意是,金像獎採取誠信機制,基本假設了選民投票時,是看過該部電影的,會不會有些選民在未看過某部電影而投它一票呢,這既無法考證,在此機制下亦無從防範。

近日爭論,起碼有以下數點觀察:

1.有人以為最佳電影等同藝術成就的肯定,這不是必然的,因為投票只是無機組合下的一種偶然,它只代表了有大多數人選了這齣戲;同樣地,認為選了某部電影就等同支持某種意識形態,也是想多了。

2.《十年》以戲論戲,確是不及其餘兩齣本土電影《踏血》和《五個小孩》,我事前仍認為後兩者為最佳電影大熱門。《十年》備受許多專業批評,其實過去最佳電影,不乏水準普通之作,筆者孤隱其名,但不應將一個神聖光環套在最佳電影上,它只是一時之選。

3.未來香港電影的本土元素將是大趨勢,但水準和創意能否邁向高水平,抑或只是激進破禁,甚至跟內地對著幹呢,便要拭目以待,不過,從這次《五個小孩》在口碑及票房都上佳下,全軍盡墨,電影圈和香港一樣,溫和理性充滿人民關懷的本土意識是否仍有出路呢?

4.電影業為香港的龍頭創意產業,它這趟所受到的注目及討論,是前所未有的,這未嘗不是好事,起碼,筆者和不少傳媒不會作如此深入報導,香港市民亦極難得地與電影金像獎如此貼近,金像獎應利用這次機會,宣傳自己這個受荷里活金像獎及影展評番制混合而來的獨特制度,至於制度有否改進空間,應由金像獎協會自己檢討。

撰文 : 馬斯

欄名 : 隨心睇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