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千嬅談運動與生活:勉強只會受傷

娛樂

發布時間: 2016/04/19 15:27

最後更新: 2020/08/08 13:57

分享:

分享:

天后級楊千嬅生活卻愈來愈貼地,如果你早上在街上跑步,更可能會跟她和老公丁子高擦身而過。這幾年來她受丈夫的感染,培育出運動癮,不止跑步,還有健身、攀石,還去學打籃球,看她去年《Let's Begin》演唱會的 fit 爆身形,就知她鍛練有功。

千嬅要瘦身,要健美,不止為幕前要靚,更廷伸到做人道理,Do Something for Yourself,人有目標才會上進。

楊:楊千嬅    記:記者

  • 跑步 - 放空思想

記:妳於 2008 年曾代表香港到澳門任奧運火炬手,是否由那時開始接觸跑步?

楊:不是,雖然以前也會做體能訓練,但真正愛上運動,是受老公感染。他是真正的運動人,未結婚前,他玩三項鐵人耐力賽,早上游水,晚上踩單車。他很直接告訴我,做藝人不可只靠美容,身體這麼差,又有水腫,所以迫我去跑步。

最初我覺得沒有目標很難做,所以參加人生首個 10K 賽事,那時候還未流行藝人跑馬拉松,公司覺得拋頭露面,但我覺得 OK,因為工作壓力大,跑步可以放空心思,只須顧著心肺節奏,是不錯的自我管理,自此我就將運動放在生活上的首選。

千嬅在 2008 年任奧運火炬手,於澳門跑步傳聖火。(網上圖片)

記:傳媒經常拍到你跟丈夫在戶外跑步,你們特別喜歡跑街?

楊:一來這樣生活會比較在地;其次跑街才可練到心肺功能,比在健身房的效果好,所以早上有時間,一定會出街跑。最近打算提升層次,轉去跑山,因難度更大,不是練速度,是練體能,尤其是斜跑,要有齊跳躍、跨步動作,是另一種追求。

千嬅上周日(417日)為「國家地理頻道」首辦的《Earth Day Run 2016》任開幕及鳴槍嘉賓。(攝影:陳智良)

  • 生活 - 自我調節

記:在你不同的 keep fit 經驗中,哪次最有成功感

楊:《Let's Begin》演唱會。因為我訂下了目標,最後不但做到,更是超越。籌備期間,由 50kg 回到 47kg,還有力跳,中氣夠,主要以運動去配合。眾所周知我在跳舞方面如傷殘,那我就想去挑戰,找出名動作要求最難最高的排舞師 Sunny 去教,用了 4、5 個月去訓練膝部和彈跳力,因我要愈瘦愈有力,才可以跳到舞,體力負荷極大,所以比產後修身的滿足感更大。

我覺得人在不同階段,應該都要有個目標。Do something for yourself,那才有意義,未必要偉大得要拯救地球,但可以做自己以為一定做不到的事,譬如打籃球,起碼我肯去學,這也是意志的訓練,放在做人範疇亦可行。

在去年《Let's Begin》演唱會可見千嬅的運動成果。

記:多年前你有首歌叫《適量運動與均衡飲食》,現在是否已做到?

楊:這幾年有了家庭後,才真正注重健康生活,別人常說怎樣教細路,實則是兒子出生後,我們的生活才能徹底調整,如換了血一樣,影響很大。

好像以前若非工作,怎會早上 7 點起床?現在卻天天自然醒,因為要帶小朋友返學,所以很怕捱夜,開夜班就很矛盾,晚睡身體似冇電,狀態不好,工作怎會有質素?不是靠個人名氣來做人,是要有專業水準的。

記:有人說,人到了某個年紀,要進行人生減省,剔走不必要的東西,你同意嗎?

楊:打個譬喻,就像漏斗,沙落的時間的不變,你心態想要比漏斗快,就會失去平衡;反之你能自我調節,才可貼近它的速度,所以不是要減省,而是有智慧。

例如做運動前拉筋不要用死力,勉強只會受傷,跟做人一樣,量力而為,人生的橡筋也可拉得長些。

最想鍛練身體哪個部位?

在千嬅的instagram、微博常見她在健身房做運動。(網上圖片)

千嬅的 instagram,常見她在健身房的自拍照。她說以前是為演唱會而練,現在已成了日常習慣。

當試過 top fit,就不想返轉頭。一般健身室器材我已攻陷,現在做更多專注肌肉的訓練,同一時間針對手、胸、腹和大腿。

身體各部位中,千嬅原來最關注手臂。

很多人以為女生會緊張腹部,其實腹肌不難練,手要有線條肌肉才難,要同時鍛練膊頭背肌、胸和腰側。現在舉重已不是講重量,而是次數,還有 push up,配合體重去做,每 set 做 500 次,一日做到 3,000 次,姿勢正確的話,很快練到手部線條。

  • 飲食-菜不用食咁多

飲食方面,千嬅也有其獨到心得。

以前要瘦,以為甚麼也不吃,其實是沒知識,因任何事也可以科學化,如我做了一個運動,燒掉幾多卡路里,吃的東西就要取個平衡,不要浪費了運動量,這就要食得聰明,如蔬菜就揀最深色的菜來吃,因鈣、鐵成分高,可代替米飯。

現在流行素食,千嬅贊同理念,但要因人而異。

環保、惜食是趨勢,在食物鏈上,就盡量選些消耗沒那麼大如魚類蔬菜來食。撇開宗教等理由,我覺得不用特別食太多菜,最重要配合身體機能和分量,盡量均衡,所以食也是一門高深學問,學海無涯。

撰文 : 區家歷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