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音樂還是學樂器?

親子

發布時間: 2016/04/28 09:47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7

分享:

分享:

學校音樂老師收到一宗莫名其妙的投訴。事關一位家長說,兒子決定放棄學了 8 年的鋼琴,連小提琴都不願意學了,所以將矛頭直指學校的音樂課,未能維持學生興趣,實在失敗。

面對這樣的指摘,音樂老師四兩撥千金,給那位學生一支筆、一張紙,讓他自己隨便寫寫對音樂的感受。該學生拿出心裏話,作了最佳解釋:

我不明白,現在自己學的到底是音樂,還是樂器?

學音樂與學樂器有甚麼分別?

學音樂,是愛這門藝術本身,沒有邊界,也不可以量化。他今天可以癡迷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曲,明天可以跳躍到新古典主義,自由探索從某一支曲子延伸出去的知識分支。而學樂器,對於許多學生來說,就是一種完全量化的體驗,意味着反覆練習幾支曲子,只為了通過等級考試。

如果用旅行來比喻,學音樂就是隨性而至,沒有死板的行程規劃,目的就是去享受旅行、體驗文化;學樂器則像是打卡,以這次旅行要去到這幾十個景點為終極目標,旅行過程是否愉悅則是其次。

當然,打卡有打卡的樂趣,隨心而至的旅行也會遇上危機。可是,學生最沮喪的,是每天回到家裏,有個聲音在耳邊不停地強調:

明年一定要通過八級考試

你知不知道我們花了多少錢讓你去學琴,你現在說不學就不學?!

就算是打卡,每天被人監視着去打卡,也定然失去許多樂趣吧!

現在許多家長都會這樣想:每個孩子一生中,都應該有一樣樂器,讓他體會音樂的美好。這意願出自良好的教育背景,可常常被本末倒置,到底是體會音樂之美是目的,還是獲取樂器等級是目的?每一位關注孩子學習興趣的家長,都應該區分清楚。

撰文 : 艾心

欄名 : 師心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