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藥大腸桿菌個案飈 無藥可醫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4/29 00:00

最後更新: 2016/04/29 00:11

分享:

分享:

無藥可醫的「超級抗藥大腸桿菌」CPE在公院蔓延,去年錄得的個案較前年激增24%,而今年首季公院的可致命「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入血個案也升四分之一。有專家批公院抗藥惡菌資料不詳。

原名「抗碳青霉烯腸桿菌」(CPE)的超級抗藥大腸桿菌近年趨增,據醫管局最新披露的數據,公院去年錄得134宗CPE病人個案,較前年增加24%,更較2012年激增6倍,近7成於過去半年未曾訪外地醫療機構。

去年錄得的個案中,發現17%對最後防綫抗生素「多黏菌素(colistin)」有抗藥反應,換言之多達22宗CPE個案連最防綫抗生素亦無效,而大部分屬帶菌者。

除CPE錄得增加趨勢外,公立醫院今年首季每千宗急症病人就有0.182人感染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後入血的個案,較前年全年跳升四分之一,去年宗數為735宗。

抗藥菌肆虐,公院使用被譽為「Big Gun」的超強抗生素亦有增無減,去年每百名病人就有近81人須處方超強抗生素,較前年僅68人增加,當中以深切治療部、內科使用量最多。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強調,CPE個案雖有增加趨勢,但數目仍然少,故難以分析當中原因,即使受感染後入血情況不多,死亡率近乎零;他又相信MRSA入血個案增,與適逢冬季流感高峰期有關,但不排除明年繼續攀升。

至於使用超強抗生素趨增原因,連同MRSA入血個案情況等,曾則只回應未有分析及跟進當中情況;又稱局方將加強高危病人皮膚消毒等措施,同時就曾於外地住院的CPE個案追溯期延長至1年。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直言,CPE無藥可醫,多黏菌素亦非百分百有效,重要是如何預防感染,惟公院病房擠迫、工作量、人手問題,令本港難以處理防控工作。他預計本港未來抗藥惡菌的個案會持續上升,超強抗生素使用量亦會增加,惟由於未有感染抗藥菌入血後死亡、術後感染惡菌等數據,難知對病人確實影響。

他建議參考英國立法強制醫院跟隨感染控制措施,同時需呈報MRSA、CPE等指定惡菌感染個案,長遠可減低抗藥惡菌肆虐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