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揀?抹手紙含菌vs乾手機播菌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5/08 18:45

最後更新: 2016/05/08 18:47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iStock

媽,好亂呀!究竟用抹手紙或是乾手機呢?環團指兩者衞生程度相若,但英國研究指乾手機可將細菌散播至3米以外;以為抹手紙較好?又不是,加拿大曾有研究抽驗抹手紙,發現含多達17種細菌,並以回收紙生產的抹手紙最為嚴重

獅子山青年商會於3月至4月期間,以問卷訪問465名18歲或以上港人,3成3人因認為抹手紙更衛生而使用抹手紙。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指,抹手紙和乾手機的衛生程度相若,而部分新型乾手機更可將細菌吹走。

不過英國《衛報》早前報道,《應用微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發表研究文章指,高速噴射熱風的噴射式乾手機比抹手紙更容易傳播細菌,污染周遭環境。

西敏寺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研究員將雙手浸入一種無害細菌溶液中,其後以3種乾手方法式將手弄乾,包括用Dyson的噴射式乾手機、傳統暖風式乾手機和抹手紙,測量有多少細菌散播到40厘米以外。結果顯示,噴射式乾手機錄得的細菌量為暖風式乾手機的60倍,更高出抹手紙1300倍。

研究又發現,噴射式乾手機可將原本黏附在手上的細菌,散播至3米以外,暖風式乾手機為75厘米,而抹手紙僅為25厘米。

Dyson發言人批評研究散播謠言,指研究在人為操縱下進行測試,細菌含量遠較一般人洗手後高,且受試者事先沒洗手。

研究指暖風式乾手機可將細菌散播至75厘米外。(相片來源:經濟日報)

至於抹手紙又如何呢?加拿大魁北克拉瓦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曾選取6款市面有售的抹手紙,檢驗後發現全部均含有細菌,且病菌種類更多達17種,當中以桿狀菌最為普遍。該份研究報告在《美國傳染病控制期刊》發表。

研究又顯示,6款抹手紙中,回收紙製的抹手紙含菌量較高,是新鮮木漿製抹手紙的100至1000倍。研究人員解釋,回收紙中的澱粉及填料成分,是細菌繁衍的溫床,加上桿狀菌的胞子對化學及自然物質有極強抵抗力,故回收紙即使經過製紙過程,細菌仍能存活。

研究人員認為,抹手紙可能是一種意想不到的污染源,抹手紙更加可能對免疫能力低的人構成健康危險。

那麼本港衞生防護中心又怎樣說呢?根據洗手指引,建議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乾雙手,或用乾手機將雙手吹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