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醫院 料最快十年後「爆煲」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5/09 23:56

最後更新: 2016/05/09 23:57

分享:

分享:

人口老化,眼科需求急增,照顧全港眼科問題的香港眼科醫院,料最快十年後「爆煲」;現時新症輪候約60周,醫管局計劃將青光眼、糖尿上眼的穩定個案外判私營醫療跟進,以縮短輪候時間。

香港眼科醫院副行政總監林乃文昨出席九龍中醫院聯網茶敘時表示,現時眼科醫院新症輪候時間約需60多個星期,即新症個案需一年多時間,才獲安排見醫生。

他指,現時眼科僅將白內障患者,透過公私營協作計劃,轉介予私營機構;他又透露,醫管局亦就公私營協作商討,如何改善眼科輪候時間,初步亦有意將青光眼及糖尿上眼的穩定患者,轉介到私營醫療跟進。

林又稱,院方今年度工作計劃亦擬將眼科醫院消毒房,與比鄰九龍醫院的消毒房合併,以騰出空位增加診症室,料可增約5至6間,冀可縮短輪候時間。

他直言,因應人口老化,料眼科醫院使用量未來10年至15年「爆煲」,院方早年曾計劃利用院前停車場,建樓高7層的大樓,惟造價預算增3倍至4億元太貴而告吹。

林透露,最新計劃是待伊利沙伯醫院遷往啟德後,於伊院原址興建一幢新的眼科醫院,計劃已呈交總部討論,強調現時「十劃都未有一撇」,即使落實都需要15年至20年後才落成。

據了解,醫管局已就眼科進一步推行公私營協作討論已久,曾有提及青光眼及糖尿上眼「外判」,惟強調暫未知當中細節,包括選擇病患及推出時間,局方亦有定期開會商討有關計劃。

另外,現時佛教醫院僅得65張紓緩治療病床,惟每年接收1,200宗需紓緩治療的轉介個案,當中入院個案有800宗。伊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黃錦洪料,未來紓緩治療需求趨增,屆時紓緩治療病床將短缺。醫管局正就公院紓緩治療進行全面檢討,以了解現況及未來方向。

撰文 : 陳正怡 經濟日報記者
鄧穎琳 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