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背痛唔使怕 5個穴位踢走痛症【有片】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6/06/10 16:05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6

分享:

分享:

都市人經常周身痛,中醫有指人體「不通則痛」,所以不論你是肩頸腰抑或背痛,實質問題都在經絡氣血「不通」,建議不妨多做以下介紹的自我穴位按摩,幫助自己疏通經絡,解救痛症不求人。

痛症:正氣不足+外邪入侵

關乎身體肌肉、筋骨及關節的痛症,中醫都入於「痺症」範疇,病因主要是:

  • 內因:正氣不足
  • 外因: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姜小舟解釋,環境條件使然,上班族常處身冷氣環境(寒邪),加上香港地理位置沿海(濕邪、風邪),入夏氣候潮濕又熱(熱邪),種種因素已令人容易受風、寒、濕、熱邪侵襲,阻塞經絡氣血運行,引發痛症。

一旦再加上人體正氣(抵抗力)不足,則風寒濕熱等外邪,便更易入侵,甚至可以閉阻臟腑經絡,使氣血不通或臟腑功能失調,從而形成疼痛的反應。

另外,跌打損傷的肢體關節疼痛徵狀,亦是經絡氣血「不通則痛」的其一表現。

穴按:疏通經絡有效減痛

姜醫師直言,外邪往往會「相互為虐」,使痛症問題加劇。

例如港人最常見的受『寒濕』外邪侵襲,當中寒邪主要是『收引』之力,就似冬天凍得人會縮埋般的感覺,濕邪則為停滯、凝固不移的感覺,於是當二者相合,寒濕二邪就更加黏著痛處不去,難以排走,令痛症更嚴重。

所以說,不想小痛變大,在痛症初起有少少肩膊、膝部冤冤痛等小問題時,她提醒可適當配合簡單的穴位按摩,透過自我穴按疏通經絡,減痛防痛於還未大痛時。

別小看穴位按摩,雖然看似很簡單,有時間得閒就可隨時自行按壓,但因為人體有很多穴位反射區,故按壓特定穴位時,如觸及位置感覺似「有舊嘢」,或有些粒粒狀物,其實這正是相關經絡「不通」的表現,藉由穴位按揉,慢慢隨時日便可疏通經絡,有助防治痛症。

以下5個穴位按摩位置,正痛症纏身的你不妨「袋定喺袋」,平時搭車食飯一得閒就按幾按,實行自己痛症自己救。至於5個穴位的認穴尋找方法,原來很簡單,睇完片包你實識:

頸痛穴位:手三里

位置:先豎拇指找出手腕凹入處,與曲手肘橫紋盡處連直線,於橫紋盡處向前度4隻手指位,即為手三里。

手三里主要防治頸痛,亦可有助改善肩痛。(曾耀輝攝)

肩痛穴位:肩井

位置:先低頭,找後頸最突出處(大椎穴),再與肩峰骨骼連直線,兩點中間即為肩井。

肩井穴可防治肩膊痛,對紓緩頸痛亦有適度幫助。(曾耀輝攝)

頸背腰痛穴位:手背痛點

  • 頸痛點:在第二、三指之間,食指掌骨及中指掌骨的中間。
     
  • 背痛點:在第三、四指之間,中指掌骨及無名指掌骨的中間。
     
  • 腰痛點:在第四、五指之間,無名指掌骨及小指掌骨的中間。

3個手背痛點穴位反射區,可分別紓緩頸痛、背痛及腰痛。(曾耀輝攝))

撰文 : 梁慧珍 TOPick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