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極簡生活抬頭 家徒四壁不是窮

City

發布時間: 2016/07/01 08:00

最後更新: 2016/07/03 14:27

分享:

分享:

(圖片來源:佐佐木典士有份創立的極簡生活網站「Minimal&ism」)

作者FACEBOOK專頁

不少人想有奢華生活,愈豪氣愈好,但日本卻興起「極簡生活」之風,推崇拋棄身外物、只留必需品,家徒四壁也很好!此既與當地文化有關,更是全球過度消費下催生的逆流。

港人家中普遍堆滿雜物,就算要執屋,也是樣樣想留住,百般不捨得扔掉。但在日本近來卻流行一種「極簡生活」主義,大舉丟棄家中的東西!不是棄掉幾件衣服,而是只剩下幾套衣服也沒所謂。「極簡生活」更入圍當地2015年的流行語選舉。

路透社上周報道,日本有數千人奉行「極簡生活」,且趨勢上升。生活究竟有多簡約?其訪問的一名36歲雜誌編輯、《我決定簡單的生活》作者佐佐木典士,正是提倡者。

自兩年前開始,佐佐木就把生活收藏品如所有書籍、唱片、音響、吉他等賣掉或丟棄,就連大量衣物、大電視、茶几等,也統統棄置。到了最後,家裡衣櫃剩下3件上衣、4條褲子和4對襪子;廚房只有一人份的餐具,所有家當加起來僅得150件,家中現時看起來,就像是家徒四璧一樣。

不過,極簡生活者不覺得艱苦,因其理念正是「Less is more」,多不代表富足,反而去蕪存菁,把不必要的東西去掉,能夠讓人集中在真正有意義的事物,何止打理家居更容易,又有更多時間見朋友。身無長物,精神和生活質素反而更富足。

極簡的生活態度,其實早存在東方文化之中,東方藝術一向講究留白、線條簡潔,也是「Less is more」哲學體現。而能夠成為日本潮流,也與當地文化有關,例如當地人的災難意識強,家中物品愈少,地震受災時的損失也愈少;更甚是日本近年經濟不佳,生活變簡約,也是慳錢好方法。

但更大的原因,也在於現行全球社會也在鼓吹消費,過度消費的現象,促成社會出現對消費主義的反思,造就反其道而行的極簡生活,成為逆潮流。正如在西方,亦開始有人提倡反消費的「Minimalism」,蘋果教主喬布斯亦被視為簡約生活者,家中除了必要的燈、椅和床之外,並沒太多家具。

消費就是現代經濟的基石,商家為了利潤,想盡辦法吸引大眾消費,既把產品推出的頻率加快,手機每月也要有新款。且巧立名目,增加產品款式、包裝等,改頭換面又推出市場,例如女士常用的護膚面膜,如今豈止有面膜?更有眼膜、鼻膜、唇膜、下巴膜等,不見得有多大分別,只為吸引大家買買買。

更明顯是「快時尚」(Fast Fashion)的興起,物料愈用愈差,但品牌轉款速度就愈來愈快,當我們愈買愈多,但真的需要嗎?台灣日前就有機構統計,發現當地每分鐘就有約10件衫、10雙鞋被丟掉,平均每人的衣櫃裡有75件衣服,但每5件衣服,就有1件根本從未穿過。

東西買得愈多、被商品洪流淹沒,精神都花費在追逐潮流,心靈罣礙就越多,以此來說,極簡生活可煞停消費巨輪,讓人可減少物欲,更加關注有意義東西,且也有利環保。

當然,生活要追求簡約、是否一定要「極簡」?始終是因人而異,若走得極端也不見得好,人生在世,不只是生存,在生活之中,也可以有多些變化、調劑。

例如在衣櫃裡,只得幾件衣服最簡單,但不是人人愛像喬布斯、朱克伯格般,幾乎日日穿同一款衫,更多人希望在一周之中,每日也有替換,有時候視乎不同心情,轉換不同風格,多幾套衣服也不過分;又或手袋、背囊等,若看到心儀款式,多買一兩個,亦不代表就是奢侈。

極簡生活令人一身輕,但也不是人人可以家徒四壁,最恰當的還是取中庸之道,過著令自己自在、方便的簡單生活就好,只是不妨也把極簡生活,作為對自己的一個提醒,逢買東西之前,多想想是否需要、家裡是否放得下?忍一忍物欲,亦是一種進步。
 

名人愛簡約

日本作家佐佐木典士:
前年著書《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分享自己的極簡生活,包括賣掉或棄掉塞滿餐具的大型餐具櫃、大量昂貴衣物、所有唱片與書籍、全套攝影裝備、結他、42吋電視、茶几等,就連有紀念價值的信件,也轉成電子檔案後扔掉。現時家裏沒有梳化,他衣櫃內只有3件上衣、4條褲與4對襪子,全屋僅有150件東西

已故蘋果創辦人喬布斯:
喜愛簡約風,曾到過他家的前蘋果行政總裁John Sculley指,喬布斯家內沒甚麼傢俱,房內看到的東西,幾乎只有一幅愛因斯坦的相、一盞燈、一張椅與一張床

美國演員Vincent Kartheiser:
美劇《廣告狂人》(Mad Men)的要角之一。雖然身家不少,但不愛奢華生活,刻意不買車,改為坐巴士、步行,且又居住在小木屋之內,沒有電視、沒有鏡子,甚至連去廁所也要借用鄰居的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