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環邊度最塞車 急步行快過搭車?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7/04 20:46

最後更新: 2016/07/04 21:58

分享:

分享:

不少香港人嘗過塞車之苦,尤其是上、下班繁忙時間,塞車情況叫人苦不堪言;但究竟本港塞車的狀況有多嚴重?最重災區的中環核心地區,實際上塞成點?有沒有想過,其實落車步行比留在車上會更快到達目的地?

政府正就「中環及其鄰近地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進行公共諮詢,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數字顯示,中上環是早上繁忙時間最多塞車路段的地區,7個選定路段中,有5個位於中環,其中塞車最嚴重的路段,是上環禧利街(永樂街至干諾道中)一段,行車速度由2011年的時速7.8公里、跌至2015年的5.1公里,此情況下,落車快步行,一定快過坐車。

而排第2位的塞車路段,是德輔道中東行(急庇利街至畢打街),繁忙時間時速為12.1公里。九龍區方面,漆咸道北南行(新柳街至康莊道)是最龜速路段,早上繁忙時間時速為5.7公里,情況較2011年的時速8.9公里嚴重。(詳見下表)

而放工繁忙時間,最龜速路段是干諾道中西行(急庇利街至德輔道西),時速為8.7公里,情況較2011年的時速9.2公里嚴重。(見下表)

運房局的數據亦顯示,干諾道中天橋一帶,於2011年至2013年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的主要行車為私家車、其次是的士,可見兩者是導致行車「龜速」、嚴重塞車的主因。

香港汽車會副會長李耀培分析,無論是私家車或商用車輛的數量每年不斷增加,在道路容量及路面情況沒有改變下,必然出現嚴重塞車的情況。而本港欠缺完善的轉乘服務或大型停車場等配套措施,以致不論是行駛中的車輛或停泊的車輛都擠逼在路面上,認為政府應加快落實中環灣仔繞道。

政府去年底至今年初已就「中環及其鄰近地區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進行為期3個月的公共諮詢,局方將委聘顧問,因應收集到的意見,為計畫的可行性作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