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催谷子女習泳入名校 前港隊代表:忽視興趣很可惜

親子

發布時間: 2016/07/13 12:17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6

分享:

分享:

又到習泳旺季,不少家長安排子女的暑期活動之一,游泳可說是熱門項目!前香港隊代表,曾在 86 年漢城亞運會奪得銅牌的符梅,跟同是游泳教練的丈夫,卻沒有期望兩名女兒在泳壇大放光芒。多年來看到不少由幼童至青少年的習泳經歷,令她覺得運動員之路並不容易,還是放手讓女兒發掘自己的興趣。

放手女兒發展

前港隊代表符梅,父親符大進是五、六十年代全中國自由泳冠軍,並曾破亞洲紀錄;母親和弟弟亦是游泳健將。來自游泳世家,她的一對女兒,11 歲楊凱麟、16 歲楊凱淘自是懂得泳術,卻不是泳隊一員。

就讀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的姐姐有自己的想法,她已考獲四級長笛:「比較少游水,因為香港始終較注重學業。」害羞的妹妹則愛田徑。媽媽符梅沒有刻意栽培女兒當運動員,覺得她們難以在學業以外再抽身受訓。反而外公則很想孫女習泳,親自教授泳術。

以前我們無得揀,爸爸說好便做……其實,要專門訓練游泳真的影響學業,無疑有些讀書游泳一樣叻,不過,無幾個像歐鎧淳那樣。昔日我們放多了時間學游泳,上堂會釣魚……

對女兒的課外活動不強求,符梅相信任何能力,只要順着興趣,自然會發展更好。

她說,女兒是兩個獨立個體,雖然她跟丈夫都重視學業,卻只用鼓勵方式。凱淘說:

沒有設定一個目標要我們達到,更多是鼓勵,我們盡力便可。是自己俾自己壓力,學校的競爭很大。

為入名校操水

她覺得運動是學習箇中真諦,像人際關係、懂得從失敗站起來。

香港玩運動,已經變成入名校的特異功能,我不能說家長不對,做這行多年,知道可以這樣做,不過,我對家長講,不能入了名校後便不再學。有孩子不喜歡游泳,亦有不少學生升上中三便不再游泳……

不少幼稚園生跟她習泳,家長總要求符梅為子女寫推薦信;五、六年級的,則要求某個比賽成績:「到時是名校主動找學生……」家長為入名校要子女操水;而不少名校也在比賽中揀蟀,這是多年來學界的普遍現象,只是這代家長更懂「遊戲規則」。她肯定名校的好處,然而家長只為催谷入名校為目標,往往忽視子女真正興趣,更覺可惜。

她笑道,為生計都會叫學生繼續習泳:「我會說,是有好的學校收,不強調名校。」歷年來見盡不少名校學生為操水令自己身心疲累,不少家庭條件好的,家長請補習老師隨身、駕車接送等,盡力平衡子女學業與運動,因此,不少運動員也可升上大學。

教水多年,她同樣見過不少「怪獸家長」,不諳泳術反過來指導她怎樣教其子女。

我們怎樣改變他們的想法?身為教練,我會說:小朋友始終是個人,游泳也要看對手才有成績,練習很重要,你要爭取甚麼,我們配合……是需要教育家長怎樣玩這種運動。

家庭各成員游泳均有成績,對女兒無疑有壓力,符梅稱:「她們要游,一定要游得更好,否則,不如不學……」

憑直覺看天份

愈來愈多幼兒早學游泳,符梅建議家長帶幼兒浸水,1 歲以下約每次半小時,年齡漸長可慢慢增加至每次45 分鐘至 1 小時已足夠。「若小朋友天生怕水,便要大些少才學。」她覺得女孩最早可在 3 歲半開始學,男孩則在 4 至 4 歲半之間。

因為女孩較專心,當然,也要看孩子個性。女孩細時學習較快,最好讀到 K1 下學期,開始聽懂指令,才會聽教練說話。

是否很早已看出小孩的游泳天份?她直言看家長的身形是否高,便可預計孩子身形,而筋骨不可太硬。

若孩子可兼顧跳舞更佳,像歐鎧淳本身有芭蕾舞底子,身體柔韌很好……她 12 歲第一次出外比賽,碰巧我是隨隊教練,她媽媽曾問我,女兒有沒有天份,那時,她沒有力水,不過,她去水很飄 ── 怎樣看小朋友天份?你看他浮水,是否夠飄,能否與水融為一體?這可算是教練的經驗和直覺看出來。

撰文 : 羅惠儀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