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乃萱:社會的下流老人

親子

發布時間: 2016/07/20 10:24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5

分享:

分享:

相片來源:iStock

跟剛退休的老友吃飯,她不住慨歎。一是家中那無所事事,仍每天坐巴士到從前辦公室附近閒逛的老公,二是每天被銀行職員催逼她買壽保的無奈。

「我知道搵食艱難,但他們每天叫我買這買那,將來生起大病來怎辦?」

說的也是。兩個女人聊起來,就談到日本一個流行名詞,叫「下流老人」,原來是指一些「過着以及有可能過着相當於『生活保護』基準生活之高齡者」。換言之,就是那些一天可能只吃一頓飯,每逢知道哪兒可以排隊買平貨就爭着搶,甚至因為付不出醫藥費而買便宜成藥醫治各種疼痛,家中常常是孤單一個人,每天的消遣活動就是到公園坐一整天等等的老人家。他們因為生活貧困,乏人照顧,逐漸就成為了社會被遺棄的一群。

著有《下流老人》一書的作者藤田孝典指出,日本目前估計約有六百到七百萬名的下流老人。別以為這是危言聳聽,根據藤田所說,就算工作平均年收入達到四百萬日圓,仍有可能淪為此等老人。

下流老人的出現,跟彼此扶助的家庭功能逐漸瓦解,存款資產不足,醫療支援不夠,老人福利制度不全且逐漸失去住居(不少更是被子女送進老人院,與陌生人同住一室)及社交孤立無人伸出援手等有關。不過作者提醒,金錢上的貧窮只是其次,更難搞的是人際關係的貧窮。解決這點,才能真正脫離下流老人的行列。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閱讀)

撰文 : 羅乃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