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閒飲茶」是對朋友的一種承諾
發布時間: 2016/07/21 16:44
最後更新: 2016/07/21 17:10
考考你,若有人跟你說句「得閒飲茶」,你懂得分辨誰是真假嗎?我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總有一把尺,會知道哪些人是真心定期想見面、哪些人有空才見面、哪些人是「得閒飲茶」、哪些人連「得閒飲茶」都省卻,正宗是「膠都費事俾」、「兩個藍剔已讀不回」。
自己是個約人多於被約的人,怎樣受到冷待、看盡人情冷暖、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早已見慣不怪,之前也分享過太多這些人的故事,再說下去好像無病呻吟,這次,想分享一些「得閒飲茶」的感受。
從前,「得閒飲茶」的原因,可能是偶然在街上碰見舊朋友,點點頭閒聊兩句後,找不到一個告別的理由,便說句「我好忙,得閒飲茶」--雖然,你可能連對方contact都沒有;今天,網路發達,可能你或他突然「Like」了對方的Post,又或是在Facebook上跟對方說句生日快樂(其實你根本忘記對方生日),繼而閒聊兩句,又說聲「得閒飲茶」。
我明白,每個人都很忙,或說,香港人貴為全球最「忙」的人,連睡覺都沒空又怎會「得閒飲茶」?很多人說了這些客套說話,最後無非也跌墮至「膠都費事俾」的地步,你認真地拋出了一堆時間給對方,對方都是借故推卻,大抵,「得閒飲茶」真是我們口中掛著的一句俚語,或說,一句地道的「廢話」。
其實,我明白,生活各有各忙,未必可以每一個認識的人都保持聯絡、經常見面,只是,為甚麼連一句「得閒飲茶」都不能實現?難道,我們真的「忙」得永遠「唔得閒」?
沒想到,也有例外。
早前,跟一個在澳洲認識的香港朋友重新連繫,不外乎在Facebook上看到大家的近況,閒談兩句,才驚覺大家「一見如故」,只是一段被遺忘了的友誼。其實,我們認識真的不深,就是在某家Hostel中,因為看不見一個亞洲人,她在廚房問我怎樣開那個「古惑的爐頭」(有在澳洲生活過,總會知道某些爐頭永遠是要用高技巧才能開到),大家發現對方是香港人,聊了一個晚上,交換了Facebook,第二天各自check-out,再也沒有聯絡。
沒想到,就是因為無聊的動態、大家的一個「Like」、一個留言,我們又重新連繫,也難得大家認真看待這一句「得閒飲茶」,待「得閒飲茶」成真後,才驚覺大家差點就此錯過了一個好朋友。
前文已經談過很多回,人愈大,似乎愈不珍惜友情,一段又一段曾經珍而重之的友情,最終因為一個個誤會、現實的無奈、環境的轉變,繼而漸漸消失在生命中,反有祟尚功利主義的人在你身邊團團轉,可能是你的同事或合作夥伴,只懂找你著數、更甚向你借錢等等,那些,很難稱得上是「朋友」。對呀,真心朋友確有,但絕對比小時候少得多了。
當友情不斷在生命中消失時,我們又可願意去認真看待這一句句的「得閒飲茶」?既然上天能讓你們在街上碰上、對方巧合地看到你那句無聊的Facebook Feed而給你一個「哈哈笑」,這些微妙的緣份,是否正是我們平淡生命中的漣漪?每天對著相同、刻板的人和事,那些曾經燃亮過你生命的人,何不給個機會自己,重拾那些美好的時光、曾失落了的友情?
可能,你會怕dead air、怕因此浪費時間,但我覺得,既然說得出「得閒飲茶」,對方一定怎也曾在你生命中留下一定的位置。不然,你說的大可是「byebye」,而非這句客套說話,也根本沒意慾跟你在Facebook上胡扯一番近況如何。
所以,我覺得,「得閒飲茶」並不應只是一句俚語,應是一句諾言呀。
文章獲有故事的旅人 / 迷.忘於澳洲360天授權轉載。標題經TOPick 編輯修改,原題為「得閒飲茶」。
撰文 : 有故事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