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定期「數碼排毒」 退網保平安?

City

發布時間: 2016/08/10 08:00

分享:

分享:

定期「數碼排毒」 退網保平安?

現代生活與互聯網愈來愈緊密,低頭族處處,英國卻有三分一人刻意訓練一段時間內不上網,展開「數碼排毒」。當更多人離不開手機,就更要鍛練暫離網絡的能力,別做數碼奴隸。

現代人網癮之大,不難察覺,起床首先看手機,坐車、搭地鐵,全程低頭,放工後也不例外,每隔10數分鐘就要查手機者,無處不在。大家太熱愛上網,英國近年甚至連招攬海軍也變得困難,皆因在深入海底的潛水艇中,需持續90天沒有互聯網,年輕人覺得犧牲太大了!

英國通訊管理局(Ofcom)上周發表國民上網調查,亦顯示當地約60%人承認有網癮。此不奇怪,但有趣的是,調查發現又有34%的英國人,開始嘗試「數碼排毒」(Digital Detox),估算全國有約1,500萬人,動身戒網癮。

何謂數碼排毒?就是鍛鍊在一段時間之內,完全避開互聯網,當中不少人會趁度假期間,刻意走到沒有互聯網的地方,又或出門不帶手機。受訪者之中,25%可以一整天不上網,20%能持續一周,更有5%表示,可以忍足一個月。特別的是,16至24歲年輕人的排毒比例,達到逾半數人,比起更年長的成年人還要高。

數碼排毒變新趨勢的證據,更在於它已經變成一個商機。外地既有新的手機App推出,標榜是數碼排毒工具,定期鎖起用家的手機上網功能,又有戒癮夏令營出現,甚至還流行「排毒度假」,一些旅行社、旅遊網站,打造的新旅行團,就是走到與世隔絕的沙灘、高山等排毒。

新趨勢興起,固因互聯網入侵日常生活的程度,達到歷史高點,以前大家用電腦,尚且要在室內才可對著螢幕,至智能手機普及、網絡速度加快,人人何時何地都沈醉在網絡世界之中。當走向極端,人人對上網的依賴,猶如上了癮的吸毒者,鐘擺就會擺回另一邊,要奪回自己的生活主導權。

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便曾指,科技一邊是人類的生活良伴,但另一邊也可以是破壞者,當我們走路、排隊期間,都忙著看電話時,其實少了很多深入思考的幻想時間,阻礙了思維能力。

雖互聯網吸引力高,但擁有在一定時間內,能夠自我控制、抗拒互聯網的能力,亦不應缺少。此既為了不致上癮、增加與他人的真實接觸,更加是為了自己的健康,這並非保護眼睛般簡單。

在美國,有腦部神經學家去年就做了一個實驗,邀請35個企業家到沙漠進行長達一個月的數碼排毒,再觀察他們的前後變化,研究首先發現,他們之間的眼神接觸、說話溝通比之前增多,更發現他們的記憶力、睡眠質素,也一併變好了。

此因再沒有經常看手機、惦念誰發信息給我的干擾,使他們在觀看新事物、與他人對談之時,變得更加專心、注意細節,令他們更能記住所見所聞;另一邊廂,手機不在身邊,少了螢幕的藍光影響,睡得更香。

若要我們徹底脫離互聯網,現今固無可能,但為免上癮太深,定期給自己進行數碼排毒,訓練自己可擺脫網癮的時間長度,不失為辦法。著有《The Distraction Trap》的英國專家Frances Booth,便曾在《福布斯》撰文,建議能夠暫離的時間,最好有72小時,最少有24小時,且又提供排毒貼士,如為自己安排煮食、閱讀等的有趣活動,又或如何循序漸進等。

數碼能力愈受重視,擁有可抗拒網癮的能力,亦應受重視,不如就找一個到外地的假期,又或從一個不用工作的周末開始,有起碼一天的時間,不查看電郵、暫離網上世界,拋開手機保健康?
 

「數碼排毒」小貼士

1.建立兩張清單,一張列出所有數碼產品,另一張列出你喜歡做但仍未做到的事,然後把兩張清單對比,可了解若減少使用數碼產品,可成就更多的事
2.訂立時間表,計劃「排毒」時間,最好有72小時,最少應有24小時
3.安排有趣活動,例如是煮食、閱讀等,可把專注力放在其他地方,不會心思思想用數碼產品
4.不要訂下太難達到的目標,循序漸進,令排毒更成功
5.從生活各方面逐一着手,例如先專注不在飯桌上使用數碼產品,然後換到房間,每次最少持續一星期,建立排毒習慣
6.把數碼產品放到另一房間,睡前和剛起床時,就可避免不小心使用
7.找個同伴一起排毒
8.如可以的話,把數碼產品留在家中
9.把自己的數碼排毒計劃告知朋友,他們會監督和幫助你

資料來源:美國《福布斯》、英國《電訊報》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