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平均等4.1年 房委會:供求失衡短期內不能解決
發布時間: 2016/08/11 21:47
最後更新: 2016/08/11 21:47
公屋輪候冊人數再創新高,截至今年6月底有高達28.8萬人,當中一般公屋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更為4.1年,進一步拋離平均約3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的目標;房委會亦承認情況令人關注,惟長期累積的供求失衡,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有關注組織估計年內情況或進一步攀至4.5年。
公屋輪候冊申請宗數升勢不斷,至6月底共有28.83萬宗,當中一般公屋申請有15.3萬宗,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較3月底的3.9年增加2.4個月,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2.4年,較3月底的2.3年增加1.2個月,至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則有13.53萬宗申請。
「之前都預計會破4年,現時擔心會否破5年。」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擔心公屋供應趕不上需求的增長,在16/17年度起的5年,平均每年只有不足1.5萬個新建單位,估計今年年底一般公屋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或達4.5年。
房委會亦指出一般申請者的最新平均輪候時間已超過4年的確令人關注,認為數字反映公屋仍處於供求失衡的基本格局,強調長期累積的供求失衡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加上在新增需求持續上升下,承認無法在短期內完全滿足巿民對公屋的需求。
至於長策訂出10年興建2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的目標,房委會指根據今年6月的估算,在16/17至20/21年度的5年期內,預計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的公屋總落成量合共約為7.22萬個單位,另加上每年淨回收現有公屋單位約7,000個;房委會強調會「地盡其用」興建公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