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華僑代表大會

City

發布時間: 2016/08/16 03:00

分享:

分享:

中國消息說,以後的人大委員和政協委員,不可以拿外國護照。

這樣一來,每年開兩會,人民大會堂裏大概有一大半熟面孔會消失。尤其是演藝文化界代表,更可能一鋪清袋。

前些年,中國大型製作《開國大典》、《建黨偉業》之類,召集全國大牌演員演出,陣容鼎盛,結果有心人在網上公布了所有大牌演員的國籍,說這些電影都是「國際友人」參演「國際大片」,百分之九十的演員都有外國護照。

拿了外國護照,理應是外國人。但中國人的習慣卻是即使向外國政府宣了誓,拿了外國護照,依然口口聲聲叫自己「中國人」。生活在外國,還會照樣把當地人叫「老外」。

所以,這也解釋了中國的人大和政協裏,有那麼多「外國委員」。這些委員雖然拿了外國護照,卻沒把自己當外國人,依然熱心地為中國服務,「盡一份中國人的責任」。他們拿外國護照,只是為了留一條後路,為甚麼要留後路呢?那就是這些代表一邊為祖國服務,一邊又對祖國不放心。

由於這個原因,中國的人大和政協開會,就像在開「華僑代表大會」了。

以後,華僑們沒得撈了。

文章刊於《經濟日報》(收費閱讀),原題為「華僑代表大會」

撰文 : 李純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