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WhatsApp賣客 食得鹹魚抵得渴?

City

發布時間: 2016/08/29 08:00

分享:

分享:

WhatsApp宣布擬把用戶電話號碼等資料,交予母公司Facebook(fb),成為反映在免費年代,總有代價要付的又一典型例子。而且就算如今我們肯付錢換私隱,可以嗎?只怕科技巨企也未必願收。

全球逾10億活躍用戶、不少港人日用夜用的WhatsApp,2014年以220億美元天價,出售給fb之時,曾承諾兩者獨立運作,又叫用戶不須擔心賣廣告、私隱等問題,但到今天,WhatsApp改口了。

上周四(25日),WhatsApp突然更新私隱條款,宣布將與fb分享客戶的部分資料,包括電話號碼,若客戶不在限期前主動反對,就將被「出賣」。一時之間,用戶群起指摘WhatsApp背叛,英國資訊專員公署表明要調查,全球用戶又互傳消息,教授如何設定可拒絕新規定等。

WhatsApp的事件,其實只是再次說明世上沒有免費午餐。過往的WhatsApp也曾收費,2013年曾向Andriod用戶發通知,擬收8元年費,卻變成「八蚊雞風波」,遭受強烈反對、用戶高呼要轉用其他程式,最終把免費延期,至今年初,宣布永遠免費。

既要有回報、又無法向用戶收取真金白銀,如今WhatsApp大條道理,以其他方法搵錢。據科技界分析,這些用戶的電話號碼資料,有幫助fb賣廣告的大價值,如企業在fb落廣告,就可上載其客戶的部分資料,譬如從保養卡得到的電話號碼等,fb就可用這些資料,與從WhatsApp所得的資料配對,繼續找出目標客戶,投放更有效率的廣告賺錢。

科技公司如WhatsApp、fb等,把「出賣」客戶資料變成常態,部分人亦意識到此問題,有趣的是,希望扭轉此情況,反過來勸這些免費服務收錢。美國北卡羅納大學的信息與圖書館學學院助理教授Zeynep Tufekci,去年在《紐約時報》撰文,呼籲fb收錢,把私隱還給用家。

她就計數,fb每月從一名用戶身上賺取的利潤,大概是2毫美元,於是提出樂意每月支付2毫美元或以上,換取fb、Google等不追蹤他的行縱,不泄露他的資料,把他當作真正的客戶看待。

在大眾日漸高呼私隱遭入侵的年代,fb若肯收錢,相信部分人的確會付,只是fb等科企的免費服務,卻很可能不會轉為收費,不是有錢不賺,而是在此年代,把私隱賣錢,更加有利可圖。

曾被選為美國50大科技領袖、著有《大變遷:信息帝國的興衰》的哥倫比亞大學學者吳修銘(Tim Wu)去年撰文指,fb不會脫離免費,在如今的互聯網年代,生意模式已不同於過往,從賣內容、賣廣告,變成賣資料,當全球數十億人,主動願意交出自己的資料,且集中到數間科企,這些少數科企就是霸主,猶如獲得金礦。

科企現在爭鬥的,就是鬥誰有最多用戶、誰可採集最多用戶數據,而想得到最多的大眾,免費正是當中的神奇魔力,令大部分人忘卻所付的其他代價。外國就有名詞「Penny Gap」,形容即使是極少的金額,收費也會令用戶心理上有所差別。fb既要維持霸主地位,就更不會轉為收費,深怕大量用戶轉去其他免費平台,變成砸自己的腳。

事實上,去年fb也在專頁發帖,澄清其要收費的流言,且表明「Facebook is free and it always will be.」,就惹來85萬人讚好、70萬人轉載,遠遠高於其專頁那些獲數萬讚好的一般帖文。

過往大家總愛說「光棍佬教仔」,歇後語是「便宜莫貪」,提醒大家不要貪圖表面的便宜,但到了互聯網時代,顛覆此「常理」,我們不單貪便宜,更要免費,反而付錢好像有悖常理。

免費成為新經濟模式,且在數碼市場之內,多一個用戶的邊際成本趨零,科技公司也樂於免費供應,但是「光棍佬教仔」的道理,其實依然適用,表面是零收費,但背後還是需有人付鈔。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