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教授盧煜明連奪2研究大獎或有望爭諾貝爾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09/21 20:28

最後更新: 2016/09/21 20:28

分享:

分享:

中大提供圖片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研究)、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及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盧煜明繼日前獲頒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後,今日再獲頒「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 化學」 (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 - Chemistry),以表揚他憑藉血漿DNA診斷技術,開創「無創產前診斷」方法的革命性貢獻。

根據獎項的主辦單位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cience Business of Thomson Reuters)表示,如科研文獻引用率愈高,代表有關研究的認受性愈廣泛,愈大機會成為諾貝爾獎得主。

根據Web of ScienceTM的科學研究引文資料顯示,盧煜明自1997年起發表的14份有關「無創性產前診斷」科研文獻,至今已被引用了超過6000次,佔其研究領域被引用的次數位列全球首0.1%;單是其1997年在《刺針》(Lancet) 發表的研究論文(Lo, Y. M. D., et al. (1997). Presence of fetal DNA in maternal plasma and serum. Lancet, 350(9076), 485-487),至今已被引用了1000次。

盧煜明對獲獎感到十分鼓舞,又指其團隊會在分子醫學診斷進行更多深入研究,期望可把產前診斷及癌症檢測技術再向前推進,令方法更凖確及全面。

97年加入中大的盧煜明於同年發表孕婦的血漿內存有高濃度的胎兒DNA,他及研究團隊後來研發了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驗方法,成為醫學界的重大突破,而有關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至今已被全球逾90個國家廣泛採用,令數以百萬計名孕婦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