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 學生落田學粒粒皆辛苦

親子

發布時間: 2016/09/28 12:03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3

分享:

分享:

體驗活動多元化的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是區內名校,校長徐俊祥博士主張不操練,不鼓勵補習,學校一年有三次考試,中間沒有測驗。而學校課程重視情意的栽培,每年有12節藝文課,以體驗活動為主,小三孩子會赤腳踏泥學插秧,了解農夫工作辛苦。

校園農田由農夫打理,去年特別開設水稻區,讓小三級學生一手一腳去照顧。徐校長謂,今天大多數孩子未見過米是怎樣來的。

這裏個個人都會落田,腳仔要踏入軟泥中感受;我們有駐場農夫,會教他們分別四季、二十四節氣,教他們取之自然用於自然之道。

他笑謂未來想學生親自洗廁所,只因不想孩子太驕生慣養。

小三孩子上藝文課「農情濃情」時,需要赤腳走入校內稻田學插秧,並跟農夫學習季節時令。(受訪者提供)

特色藝文課

學校每年有12節藝文課,以培養對人和土地、社區的情感入手,當中會滲入不同學習經歷,小四級曾研究墟市,學生會走入小店去認識傳統行業的經營,也曾記錄墟市的演變過程,再製作棋盤作義賣。而小一的孩子是認識大埔的衣食住行,會走入老村吃茶稞、製作涼帽。

校長認為文化、藝術便是小朋友成長必須的養分。

學校藝文課曾探討墟市人情,學生現場做街訪。(受訪者提供)

12節課會透過社區考察、攝影、訪問、寫生、手工和繪畫等等去學習,課程不計分數,只著重過程。學生會更立體化地認識社區人情,領悟自己與社區與自然的關係。

夜宿圖書館

學校針對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全方位推動閱讀,早於 2013 年已取得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推行校本圖書跨科課程,以繪本、橋樑書和小說代替部分教科書。高小課程也會進一步採用哲學、歷史小說等書種。由家長成立的讀書會百多位義工每一年共統籌八個大型活動,當中有每年兩次的夜宿圖書館活動。

去年夜宿圖書館主題是《圖書館老鼠》,學生翌日再創作自己的老鼠繪本。(黃建輝攝)

圖書館會幻化成繪本中的場境,帶動孩子的想像,當經歷一晚後,他們翌日再創作故事時,往往會思如潮湧。

校園內有很多閱讀區,這個位於操場旁的平台更放有大型軟枕。(黃建輝攝)

親子讀書會主持一年兩次的夜宿圖書館活動,由家長義工在館內按主題設計有趣的體驗。(受訪者提供)

學校每年會有一周的課程統整周,孩子不用上課,而是透過考察、街訪,製作專題研習,包括以公園設計師身分去考察公園,再構思理想的公園設計。校長謂所有活動目的都是希望小朋友能進入情境中去學習,能感受社會和別人的需要,建立主見。

【其他熱話】堅樂第二小學校長:讀書為分數會埋沒好奇心

【其他熱話】荃灣區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 少功課多讚賞不懲罰

【其他熱話】老師媽媽以故事書啟發學障兒 小三學識3000中文字

撰文 : 胡麗珊 TOPick 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