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救學生近視 由曬太陽做起
發布時間: 2016/09/28 08:00
四眼仔女愈來愈多,多個視光機構,促港府成立專責委員會對付。現今的兩歲細路哥,玩手機、玩平板,近視難救?錯了,不妨效法台灣、新加坡,推學生走到室外,曬太陽救近視!
本港學生之中,10個內有7、8個都戴眼鏡,近視、散光變常態。理工大學昨公布研究,顯示演變得更嚴重,理大找來逾百名深近視的學童,發現當中的78%,惡化至視網膜變異。多個視光機構促請,政府成立防止兒童近視委員會,專責對付問題。
提到本港學童的近視問題,不少港人總覺得,如今電子產品眾多,小朋友一天接觸多個小時,自然有近視。視光機構也建議家長不讓孩子在6歲前接觸電子產品,但僅是如此嗎?有一個容易遭家長忽略的關鍵,就是須讓孩子多有戶外活動,多吸收陽光。
走到室外重要,既因多看遠景,助雙眼擴闊視野,但原來更有護眼作用,日光能夠刺激視網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球變長,有助減慢近視出現。去年台灣政府的研究就發現,每周戶外活動11小時,可減少55%的近視發生機率。研究更指出,此與美國、新加坡等地的研究結果類似。
亞洲如本港、南韓等地的學生近視比率,動輒達8、9成,向來遠高於歐美孩子,如英國約20至30%,差異也可能與缺少戶外活動有關。
部分科學家認為,差異與種族有關,但2012年的一項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就發現在澳洲的華人孩子,近視比率也是遠低於新加坡的華人孩子,其結論是亞洲的孩子,讀書佔據得太多時間,太少戶外活動,更是主因。例如新加坡的小學生,每天僅約半小時戶外活動,澳洲的卻有3小時。
就如本港孩子,戶外活動時間一樣少,近日小一自行收生階段,不少傳媒訪問多名本港家長,也提到如何培養孩子,既上補習班、面試班,又有興趣班如畫畫、國際象棋、拉丁舞、非洲鼓等,大部分都是室內進行,且興趣班結束後,大多已經天黑,或孩子又要趕回家做功課,孩子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與陽光玩遊戲?
可是,近視不單影響視力,更可增加早發白內障、青光眼等的風險,問題不應忽視。實際上,亞洲內不少地方,近年也痛定思痛,希望以戶外活動,改善新一代視力下滑的問題。
例如在新加坡,當地總理李顯龍去年發表講話,就呼籲家長多帶孩子去室外玩,降低小朋友的近視風險,且當地近年開設的「國家預防近視計劃」,也是大力宣傳叫孩子走出去。
更積極的是台灣,今年的台北市教育局,新設「戶外活動好視多」資助計劃,更是出動金錢誘因,若學校多辦戶外教育活動,可以得到資助,連老師也有獎金,以此希望當地的學生,每日戶外活動2小時,明言要拉低當地高中生80%的近視率。
若然要行山、去荒山野嶺才有效果,自然較難辦。但事實上,不用如此複雜。2013年,台灣南部就有小學進行實驗,把300多名學生分為兩組,一組被規定每天須到戶外操場自由活動80分鐘,另一組則沒有規定,1年後,發現經常到戶外的一組,近視比率增加約8%,大幅低於另一組的18%,且他們近視加深的度數,平均25度,也低於另一組的38度。
叫孩子多到戶外,並不算難事,就看大家是否願意?此既是學校,可以多有戶外的學習活動,另一方面,家長也有責。
本港小學生的近視比率,在過去10年上升7.5個百分點,要救小朋友的眼睛,就不能只讓補習班、興趣班捆綁他們,讓他們多走到室外玩樂,不單可曬曬太陽,也是一種放鬆心情的愉快活動吧。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