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帥青:愈住愈細 消滅蝸居有何計?
發布時間: 2016/10/11 08:00
愈住愈細的趨勢,蔓延全球大城市。在本港,新盤賣百幾呎單位變新常態,在外國一樣出現不少迷你盤。外地近年打擊這些「鞋盒屋」,設最低單位面積,此可防本港蝸居趨勢嗎?
住得貴兼住得細,從來都是香港特色,不過,近來多個新樓盤發售,不少單位的實用面積還僅100多平方呎,令不少港人嘆有細上加細的傾向。
與過去年代相比,新樓盤有愈起愈細的趨勢,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上周在本報撰文,找來多個80年代樓盤的資料,當中最細單位的實用面積,也有200多平方呎,但今年多個新盤,只得100多平方呎,他甚至形容,本港單位是從「微型」走向「納米」了。
這些細小蝸居,愈見引來討論,既有何文田的「豪宅」新盤,部分190平方呎的開放式單位,廁所細小得如廁時難以關門,成為話題,又或在屯門,有新樓項目的最細單位,連百呎也不足,為新低的71平方呎,更是惹來熱議。
發展商愈推愈多細單位,不難想到是市場有需求,在高昂樓價之下,市民寧願住得細,你情我願,不應干預?但其實愈住愈細,也是全球大都會的共同問題,不少大城市的政府,卻出手打擊,要趕走「鞋盒屋」(shoebox apartments)。
外國雖然地方大,但大多是鄉郊地方,人人為就學、就業踴到大城市,城市如紐約、倫敦、悉尼等的樓價也被搶高,結果,面積小、售價或租金相對低的迷你單位,大有需求,且現今打工仔上班時間加長、待在家的時間較短,更多人為了出入方便,犧牲生活質素,令這些單位更有市場。
但外地政府出手介入,則更是打着公眾利益的旗號,強調居住環境要人道,不能太細小,方法就是設定最低居住面積,如要求準備興建的單位,不得小於某呎數,又或對於舊樓,也限制不能分割成太細小的單位出租。
例如在美國的西雅圖,近年新單位面積小,《福布斯》上月就報道,政府開始以行政手段,留難那些單位小於220平方呎的發展商,如在審議建築草圖時多加拖延,發展商不得不就範建較大單位。
又或在英國,建屋時政府規定,一房單位不應少於420平方呎,去年底,倫敦市政府眼見不少業主把單位分細出租,又擬限制出租房不得少於70平方呎;在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去年限制單位不得少過377平方呎。
甚至在亞洲之內,一樣有地方打擊細單位,如新加坡在2012年,當地官員出手限制「鞋盒房」的數量,直指為了公眾利益,須有明智干預;在台灣,規定2人單位須至少190平方呎大,只是沒有罰則,曾有爭議。
幫助市民安居,是政府的責任之一,讓市民有一個較合理、較人道的居住環境,不致於一伸腳就碰到牆、廁所門也關不上,港府是否要出手?事實上,透過在賣地計劃加入限呎條款,要求單位不得細過某呎數,並非不可能,只是在現行本港的客觀實際情況,困難也比外地更高。
其一是本港的土地短缺情況,始終較外地更甚,市區土地賣少見少,不少新盤所建的地盤,也是把舊樓重建,不少就是插針式的單棟樓,本身地皮面積也細小,要加大樓盤面積的空間未必大。
且更甚的是,本港樓價全球數一數二,即使政府規定最細面積後,每個單位變大了,呎價或降一點,但總售價仍將極其高昂,不少市民現今就是為了以較低價錢,寧買迷你單位上車,當不迷你時,這些市民還能負擔嗎?
外地的最低單位面積,令人羨慕,但在本港要做到,難度更高,只要情況繼續是供過於求,樓價難壓低,始終還要看政府如何想法子加大供應、平穩價格,才能令更多市民可負擔非迷你的單位,真正讓市民的居住質素上升。
撰文 : 沈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