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斥7.2億 新加坡建南亞樞紐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10/21 14:04

最後更新: 2016/10/21 14:04

分享:

分享:

DHL Express斥7.2億港元,於新加坡興建南亞樞紐中心。

(新加坡直擊)在電子商貿帶動下,跨境出口增長龐大。面對物流業務高需求發展,DHL Express位於新加坡的南亞樞紐中心日前正式投入服務。其亞太區行政總裁李植興(Ken Lee)強調,不影響香港作為國際樞紐中心的地位。

DHL Express行政總裁Ken Allen(右)及亞太區行政總裁李植興表示,暫無意進入中國內陸之間的快遞營運。

多樞紐策略 鞏快遞龍頭地位

目前快遞行業有3大龍頭,其中DHL在全球市場份額中佔34%,為行業一哥;第二名則是聯邦快遞(FedEx),佔26%;UPS以22%排行第3。

DHL Express行政總裁Ken Allen透露,集團上半年的快遞業務收入達67.74億歐元(約575億港元),同期增長1.2%。他看好東南亞電商物流的發展潛力,而新啟用的南亞樞紐中心,是DHL在新加坡的最大筆投資。於2012至2015年期間,DHL Express於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的日常運輸增長分別是30%、25%及50%。

DHL Express斥資8500萬歐元(約7.2億港元),於新加坡樟宜機場空運中心24小時自由貿易區,興建新加坡南亞樞紐中心,佔地2.36萬平方米(約25.4萬平方呎)。

新加坡南亞樞紐中心周三正式啟用,每小時可處理約1萬份快遞文件。

透過改善飛機與貨物之間的流動,可讓貨物在一小時內裝運或轉運。它亦是南亞地區首個採用全自動貨件分類及處理系統。DHL Express新加坡高級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Frank-Uwe Ungerer指,

自動化系統高峰時可處理628噸貨物。比以前處理多3倍貨物量,時間也加快6倍。

南亞樞紐使用全自動貨件分類及處理系統,減輕人手負擔。

香港業務同擴張 不會被取代

DHL全球有三大國際樞紐:德國萊比錫(Leipzig)、美國辛辛那提(Cincinnati)及香港。面對新加坡不斷優化物流與貨運基建,李植興認同香港仍有競爭優勢。

除了香港,亞太區共有三個地區樞紐,分別是處理北亞貨運的上海、南亞的新加坡、中亞及國際貨運的香港。他強調公司採取多樞紐策略,新加坡集中紓緩南亞物流需求;香港則是處理往來歐美與中亞的國際貨運,亦是中國的轉運點,

配合集團於香港、上海、曼谷的物流中心,有助加強太平洋物流網絡,提升競爭力。長遠新加坡會與香港一同擴張,地位不會被取代。

若遇上機器無法分類的文件,才以人手處理。

隨着電子商貿興起,Allen觀察到愈來愈多競爭者加入物流戰場,

不少電商平台如亞馬遜、eBay、阿里巴巴等,都建立自己的物流網絡及私人車隊。不少傳統跨國公司亦涉足物流業。

特別是「最後一公里交付」(Last mile delivery),即是將貨物交到客戶手上的最後一程物流。美國的沃爾瑪(Walmart)等零售商,已開始測試使用UberRush,於城市內進行小型包裹快遞,降低整體成本。對於這一類新興競爭者,Allen表示對方集中地區配送,而非國際快遞,但會密切留意市場轉變。

DHL香港及新加坡樞紐中心

  香港 新加坡
定位 中亞區國際樞紐中心 南亞地區樞紐中心
投資金額 1.6億歐元(約13.6億港元) 8500萬歐元(約7.2億港元)
佔地面積 37.7萬平方呎 25.4萬平方呎

資料來源:DHL Express

【其他熱話】太空人月薪比拼 邊個國家人工最高?

【其他熱話】AE 神秘黑卡 VS 平民黑卡 申請門檻要幾高?

【其他熱話】擦膠塑化劑影響生育功能 邊款最安全?

撰文 : 黎明芝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