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家不用大 心懷要大

親子

發布時間: 2016/11/15 18:11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1

分享:

分享:

我們香港有一種地區性的苦,就是蝸居產生的迷思──常自覺家比別國家人小。相信每個香港愛家庭及孩子的父母,大多會努力為家庭打造成安樂窩,讓家庭盡量的大,好讓家人生活好一點:彷彿有大房子,孩子都有自己的的房間才是最好最理想。但在家要大的一點上,我有一些意見。

家,夠用就好。胸懷大的孩子,不是從有獨立房間或大房子培養出來。

家長一生為孩子努力拼命,想提供最好的未來是幾乎是共通的。但我會建議父母們努力的目標只要有點點的轉移,孩子的未來可以是全不一樣。

對孩子來說,家有溫暖才最重要:孩子需要有親情互動,父母缺少在家,家再大只徒添成長上決失父母同在的空虛孤寂感。

數個孩子共用一房、一家人共用一個洗手間,生活起居事事都會操練如何據理力爭及遷就的做人處事,知道世界不是圍繞他們轉。這些是家庭大小剛剛好夠用的大好處,親密的空間建立孩子慎密有情的情感及成熟人格。

另外,大家都知道,呆在家裡,再大的家都不能塑造出心空廣闊、胸懷有志而有能力的孩子。家長要讓孩子深入社區、跑入世界,去用第一身角色開拓自我生命而不是生命只有學業及用消費者旅遊的狹獈身分。

當孩子進入自己的社區跟鄰社互動,他們會發現不同階層或工作性質的人,都是那麼的可敬,職業無分貴賤之分,親身經歷只要一個人尊重自己的行業,對身邊的人有情,去關懷社區身邊人敬業樂群,他們就是社區中有影響力而不一樣「重要人物」。

孩子會發現,偉大不一定是鏡頭前的「明星」才有影響力,那些如深水埗「明哥」更能改變世界感動社會。

孩子會發現,一個人唯有深愛自己的土地,才會去好好珍惜這土地愛這裡的人。那麼,懷著愛去做的事再不會小。關鍵是孩子願意自小就把自己所擁有的或自己有能力的,跟社會有這種需要的人一起分享。

那之後,孩子會發現「分享叫快樂培添」,「生命富有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是你分享的多少」,「世界因有愛而美麗,世界變得更好必因是愛」。

當孩子進入世界(澄清不是傳統消費的模式),他受到的思想、情感、價值觀會是前所未有。當進入世界,他不能再以過往所建立起來,以為對的視野與思考去看世界。孩子會開始問自己,在世界中到底我是誰,生命的真正意義到底為何?

他會發現,民族受尊敬不在乎建設的宏偉或膚色,而在於他們對自己的歷史有深刻認識從而反思改變;在於一個民族的民族性內是否懷有普世性的視野,去貢獻。

在深入戰亂連連或饑荒的國度裡,孩子深入領悟甚麼是公義,公義是要用多前人烈士的牲命血汗所捍衞換取回來,在不公義的國度中,不作一個不仁不義的胆小人,世界的明天就是我們今天所努力的結果,不要只作關心自己的人。

還有許多許多。。。。。。。

來吧,一同加入這「平買房子,富養孩子內心」的行列。

原文刊於「Marco」Wong Facebook,TOPick獲授權轉載。

【其他熱話】OLAY VS NIVEA 保濕面霜致敏成分逐個捉

【其他熱話】LANEIGE保濕最差 測試推介邊款面霜平靚正

【其他熱話】恍似置身異國的4個香港呃 like 景點

撰文 : 黃鎮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