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院校取錄非本地生不平衡 內地生多外國生少
社會
發布時間: 2016/11/23 15:44
最後更新: 2016/11/23 16:33
在全球化急速擴展及地區和國際競爭加劇的年代,教資會認為,走向國際化 (例如學生和教職員的國際組合) 對香港的未來至為重要,也是各大學的重要工作,各大學應積極落實國際化。惟審計報告卻揭示,UGC資助院校取錄非本地學生的組合不平衡,在2015/16學年,有15,730名非本地學生修讀教資會資助的課程 (副學位、學士學位及研究院課程),較2010/11學年的10,074人,增加 56%,而該15,730名非本地學生,佔2015/16 學年學生總數的 16% 。
非本地生的組合當中,15/16學年76%屬於內地生、10/11學年為87%;在15/16學年,內地學生以外的非本地生,佔整體學生3.9%,其中教育大學取錄內地以外非本地生的比率最低,只有0.3%,浸大亦只有0.7%。
審計署表示,教資會有需要進一步鼓勵大學繼續致力吸引更多非本地學生,特別是內地學生以外的非本地生入讀,並在各大學促進多元化。又引述教資會在2010年出的報告指,國際化並不等同鼓勵內地學生來港就讀,及雖然鼓勵內地生來港就讀十分重要,但大學如要達到真正國際化,須招收更多不同國籍及文化背景學生。